“省長杯”服裝設計專項賽成果驚艷亮相第七屆廣東工業設計展
12月5日上午,第七屆廣東工業設計展在廣州市琶洲保利世貿博覽館啟動,廣東省長朱小丹,省委副書記馬興瑞,副省長劉志庚等領導出席并參觀第七屆廣東工業設計展。
據悉,本屆廣東工業設計展作為“設計廣東”設計推廣平臺和第七屆廣東工業設計活動周框架體系的重要活動之一,全面展示廣東在工業產品、服裝、家具等方面的設計成果,以及在商業模式創新和體驗設計等方面的實力和設計服務水平,推動廣東的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對接融合。
2014“省長杯”服裝設計專項賽成果領風騷
作為本屆展會的重要組成部分,2014“省長杯”服裝設計專項賽成果展區整合了我省服裝設計、智能設備設計等創新領域的各方資源,集中展示我省服裝和信息化、智能設備設計領域發展成果及趨勢。其中,邀請廣東優秀的職業模特現場T臺走秀演繹專項賽獲獎作品,特邀服裝設計師與畫家現場跨界創作等生動展示形式,成為本次展會的焦點。
據了解,由于服裝是介于工業化產品和時尚藝術品之間,評價標準與其他工業設計產品有較大的不同,所以是以“專項賽”的形式,于2013年開始成為“省長杯”工業設計專項賽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辦,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廣東省服裝設計師協會和廣東省工業設計協會承辦,廣州輕紡交易園協辦。服裝設計專項賽創立之初,就以“設計成果市場化”為目標,以“可產業化”作為重要評價標準。賽事的舉辦充分體現省委省政府對服裝產業、服裝設計的高度重視,極大的提振了行業信心,對促進我省服裝全行業通過設計創新促進品牌建設、實現轉型升級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同時,也向全行業、全社會展示廣東服裝設計力量,對加快全省服裝創意型人才隊伍建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今年,服裝設計專項賽以“創新·融合·提升”為設計主題,結合我省服裝產業發展實際情況,在全省各地服裝產業集群設立分品類的分賽區,與各地服飾文化活動結合,最終開展了廣州綜合賽區、珠海分賽區、園洲休閑裝分賽區和大朗毛織分賽區等4個分賽區9場競賽,一共有116組參賽者928件套參賽作品參與角逐。最終決出了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單項獎9名,優秀獎6名和特邀創作獎2名,來自中山的男裝企業——中山市曼西爾奴服飾有限公司選送的,由姚聯合主創的設計作品《好色人生》奪得一等獎(獲獎名單附后)。
本次展出的服裝設計專項賽總評獲獎作品也非常吸引眼球,充滿快樂氣息的色彩繽紛圖案夸張的男裝系列作品,款式簡約大方線條優雅流暢的女裝系列作品,個性鮮明時尚潮流感十足的休閑裝系列作品,融匯哲學與關愛的人性化設計理念的童裝系列作品,西式立體剪裁款式與中式國畫牡丹圖案創意融合的禮服系列作品,大量運用色彩和中國風元素重新演繹唯美與浪漫的“藍蓋彩”環保牛仔面料設計制作的系列牛仔服飾,彌漫著柔美而雅致韻味的毛織系列產品,展現時尚化、年青化、藝術化趨勢且手感細膩工藝精良的羊絨系列作品等等,幾乎覆蓋了廣東省所有的優勢服裝品類。
服裝設計專項賽評審委員會主席劉洋在采訪中表示,今年的參賽作品呈現出了系列化程度高,設計作品完整性強,設計手法運用成熟,設計創意與市場價值兼具等四大特點。尤其是經過各分賽區和總評等層層評審最終脫穎而出的各個系列獲獎作品,既蘊含當前國際前沿的創意設計理念和潮流元素,有獨特的工藝個性,又很貼近百姓生活需求,具有很強的可穿著性,而且兼具了可產業化量產的共性。這些作品充分的代表了廣東服裝產品的特點,這也是廣東之所能夠保持服裝第一大省地位的秘訣之一。例如:一等獎作品《好色人生》,由中山市曼西爾奴服飾有限公司選送,該設計作品以倡導“男人愛家”為設計價值觀,符合當前及未來我國男裝市場消費趨勢,堅持對男裝產品進行設計創新,大膽的運用了色彩創新,展現中國式的輕松、陽光的正能量,作品設計成熟、接地氣,市場潛力非常大。
科技與服裝產業融合 發展空間巨大
本次展出的服裝產業科技產品也備受矚目。據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副會長、廣東省服裝設計師協會常務副會長丁寧介紹,目前科技在服裝產業升級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次特別展出的互動櫥窗、3D時尚秀、3D試衣鏡、3D人體掃描儀、3D設計軟件等都是能夠給服裝產業帶來變革的趨勢性產品,例如3D人體掃描儀,透過最新研發的3D掃描儀,16秒即可采集身高、三圍等85個數據,數據形成的3D圖像傳送到電腦。旁邊的電子試衣鏡將采集人的肖像,合成到3D模型上,試衣者便可以在屏幕上隨意換穿各種虛擬的衣服了,借此可實現服裝產品遠程量身定制。
對產業來說,更重要的是借助這個可以建立大數據庫。人體形態數據具備服裝工程、工業設計、汽車(包括船舶、飛機等)設計等多領域應用的共性特征,涉及與人體發生關系的所有工業產品,是工業產品個性化提升的依據。目前,省服協正在籌建面向服裝行業的人體大數據服務平臺,基于我省現有服裝產業居全國第一位的規模和各產業應用需求,在行業《中國服裝人體數據信息系統》基礎上,本平臺擬建設提供以服裝產業應用為主體,拓展多產業用的人體形態數據服務體系,并依據各產業數據的應用特點,使平臺具備智能化數據設計,完成共性數據個性化直接應用的功能,形成原始形態數據到產業專用數據的快速反應能力和共享資源,為我省產業的發展構建高科技技術服務平臺。
產業增速放緩 需加大扶持以保持競爭優勢
在本次展會上,記者了解到,今年廣東省服裝產業整體增長出現了明顯的趨緩態勢:2014年1-10月全省規模以上服裝企業累計完成服裝產量55.73億件,占全國總量的20%,同比增長6.6%,總量穩定、小幅上升、仍居首位;出口方面,共出口服裝及衣著附件295億美元,同比增長9.1%,增幅顯著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已經扭轉了上半年被浙江省超越的局面,保住了服裝出口第一大省的地位;投資方面,1-10月廣東紡織服裝行業實際完成投資442.1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34%,占全國5.2%,排名第9位,與其他幾個服裝大省相比,廣東省紡織服裝的固定資產有所落后,但投資總額一直在保持較大增幅,說明廣東服裝產業固定資產投資有逐步恢復增長趨勢;效益方面,廣東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4597家中,虧損戶數680家,虧損面14.79%(同比略下降),主營業務收入4928.71億元,同比增長8.26%,利潤總額209.14億元,同比增長22.71%,成本利潤率為4.83%。總體而言,廣東服裝規模以上企業經濟效益平穩上升,虧損面有所收窄,利潤率增幅高于全國;但據行業調研了解,規模以下服裝企業發展困難和生存壓力仍較大,對當前企業生產經營影響最大的問題集中在成本上漲、市場競爭激烈、招工難、市場需求不足、貿易摩擦等方面;行業呈現兩極分化趨勢。
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會長在接受采訪中表示,雖然服裝產業面臨著諸多困難和壓力,但是廣東服裝產業在商業模式、設計研發、科技應用、跨界合作等方面也涌現出各種創新思路。為此,他也建議省政府能夠加大對服裝產業的扶持力度,支持我省服裝產業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期保持和擴大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