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機會不容錯過
在購物時,不論是服裝還是汽車,只需用手機下單,網絡就會自動將訂單和個性化要求發送給智能工廠,由其采購原料、設計并生產,再通過網絡配送直接交付給消費者。在工廠里,流水線順暢運轉,通過預先設置的控制程序,各具特性的產品自動裝配,快速生產出來,卻幾乎看不到人影兒。在生活中,機器人隨處可見,可以為你提供各種服務。這些兒時科幻書中描述的場景,如今正在變為現實。
2014年12月26日,全國最大的機器人餐廳在安徽合肥正式開業,約40個機器人充當大廚、服務員、迎賓小姐和點餐員。除了形成特色外,據稱,使用機器人還能降低人工成本,節省費用。在第十六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由上海明匠智能系統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套工業4.0流水線正式亮相。這套工業4.0流水線目前已被用于生產小批量、多批次的個人定制版路虎極光。不管你是否準備好了,工業4.0時代就這樣撲面而來。
“工業4.0”的概念由德國人提出,其核心是通過人、設備與產品的實時聯通與有效溝通,構建高度靈活的個性化和數字化智能制造模式。工業4.0概念主要分為3個部分,分別是智能工廠、智能生產和智能物流。智能工廠重點研究智能化生產系統及過程,以及網絡化分布式生產設施的實現;智能生產主要涉及整個企業的生產物流管理、人機互動以及3D技術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等;智能物流主要通過互聯網、物聯網及務聯網,整合物流資源,充分發揮現有物流資源供應方的效率。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去年年底舉行的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指出,要選擇鋼鐵、石化、紡織、輕工、電子信息等領域開展智能工廠應用示范,組織實施流程制造關鍵工序智能化、關鍵崗位機器人替代工程。此舉意味著紡織工業將加速推進工業4.0建設,對紡織機械行業也意味著新的機遇。
要實現工業4.0就要大幅提高智能化制造水平,這其中智能設備是基礎。要建設智能化管理的化纖長絲生產線,實現長絲自動落筒、絲餅運輸、堆放、包裝和管理的智能化;要建設智能化紡紗成套生產線,使萬錠用工水平達到10人以下;要建設智能化印染成套生產線,實現流程數控化運行、設備和工藝參數在線監控、工藝數據庫管理,這些都需要自動化、智能化的紡織機械。
目前,隨著紡織裝備在單機智能化方面的不斷進步,實現各工序的連續化成為網絡化和智能制造的關鍵。以紡紗為例,清梳聯已經發展成熟,粗細聯、細絡聯、粗細絡聯都已開始在少數企業應用。這些裝備將各紡紗工序進行直接銜接,可節省人工,提高效率。但還存在著一些技術問題需要完善,其可靠性也需要進一步提高。目前歐洲的紡織廠已基本可以實現無人車間,隨著用工成本持續提高,同時招工越來越難,我國紡織企業大都認同智能化無人化的發展方向,智能化連續化裝備的前景無疑是美好的。紡機企業抓住新一輪工業革命的良好機遇,長遠規劃,整體布局,一定會收獲更多。
上一篇: 中縫協將于4月組團赴東南亞市場考察
下一篇: 杰克在椒江區經濟工作會議上榮獲多項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