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澳大利亞紡織機械進口需求轉淡
- 據海外媒體報道,自1993年3月1日起取消紡織服裝鞋類工業(TCF)產業高關稅及配額保護政策后,許多澳大利亞紡織成衣相關產業的制造商轉型改為進口商或批發商,相對使得該國市場對紡織機械的需求轉淡。
澳大利亞紡織機械產業并不發達,其紡織機械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主要的供應來源仍然是以德國、日本和臺灣為主。
澳大利亞統計局2001年發布紡織機械進口資料顯示,澳進口紡織機械連續三年來負增長,衰退的幅度分別為2000年的15.21%和2001年的5.66%,而澳洲各類紡織機械的進口總量2001年為1.8665億澳元(約1.82澳元1美元)。從產品項目來做分析,2001年澳大利亞排名前五位的紡織機械為:染整機械(占總進口值的30.76%,主要進口來源為新西蘭、意大利及德國)、縫紉機械(占總進口值25.96%,主要進口來源為中國臺灣地區、日本及德國)、紡織輔助機械(占總進口值的18.64%,主要進口來源為德國、日本及美國)、各類針織機械(占總進口值14.65%,主要進口來源為德國、日本及意大利)、各類紡紗機械(占總進口值5.56%,主要進口來源為意大利、德國及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