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服市場:硝煙再起
其實,除了洋品牌的介入之外,隨著國際上服裝休閑風的吹來,我國消費者對服裝的挑選也傾向于個性化、休閑化,人們崇拜穿著的隨意和自由。近年來,休閑裝已逐步進入中國人的生活,市場迅速擴大,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統計,全國重點大商場去年1至10月銷售T恤衫501.2萬件,同比增長19.3%,夾克衫銷售243.2萬件,同比增長23.4%。
市場擴大廠家也增多 武漢精益服飾有限公司昌文培總經理說,以前在香港一看到西裝革履的人,往往就是從內地去的,而香港的有錢人則會穿著看上去普普通通但牌子絕對很好的休閑服。當然,這是句玩笑話,用來形容前幾年內地人對西服的重視程度。但,現在不一樣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正式場合也穿著休閑服,這樣的需求也使得休閑服廠家日益增多。精益公司也是由一家專門做外貿服裝的公司轉行成了一家主做休閑服的公司。
1992年“佐丹奴”在廣州首次出現,緊接著,“真維斯”、“堡獅龍”等也從香港進入廣東,并以燎原之勢席卷全國,休閑服飾專賣店遍布各大城市。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專業的休閑裝生產廠家已達萬余家,生產區域主要分布于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山東等地,國內休閑服裝品牌多達2000多個,休閑裝已在我國服裝產業中漸居主導地位。
近兩年,以職業西服為主導產品的溫州服裝業,開始大批轉向高級商務休閑服飾的生產經營,以職業女裝為看家產品的武漢服裝廠商,在今年發布的春秋兩季流行產品中,職業休閑裝已占到80%以上。處于我國服裝第一軍團的“杉杉”、“雅戈爾”、“羅蒙”等企業,也沒敢等閑視之,一份相關資料顯示,這些企業在今季產品定單中,休閑正裝的比例都達到了30%左右。這么多的中外企業趨之若鶩,無非想在休閑裝市場分一杯羹,而由此帶來的激烈競爭也是不言而喻的。
三大突出問題
商機是有,但問題也不少。目前休閑服品牌是很多,但是真正能夠稱雄的品牌卻屈指可數。面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定位不明確、設計缺乏創新、宣傳手法也大多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