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性國家標準《生態紡織品技術要求》發布
2002年11月22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了推薦性國家標準GB/T18885-2002《生態紡織品技術要求》,并定于2003年3月1日實施。
該標準的發布,標志著我國政府不僅對食品和藥品直接入口類產品的安全性嚴格監控,也對危險性較小的紡織品和服裝的安全性問題進行關注。通過制定和發布生態紡織品的國家標準,逐漸引導生產者制造生態紡織品,并倡導消費者轉向對紡織產品安全性和環保性的注重。
該標準的發布,為企業生產綠色紡織品指出了努力方向。在世界性崇尚自然、綠色消費的浪潮下,各國都在積極開發、生產有利于人體健康和環保的產品。通過制定和發布紡織品中有害物質限量標準,可以提高我國紡織行業的生態生產意識,促進紡織工業采取有效措施,將最終紡織品的有害物質降低到最小,引導企業逐漸實現環保健康紡織品的生產。
該標準的發布,為企業進入國際市場提供必要的條件。隨著國際自由貿易進程的推進,國外發達國家通過立法或制定嚴格的標準來限制進口。我國是紡織品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必將會遇到更為嚴格的技術壁壘。因此,制定和發布生態紡織品國家標準,將有助于企業對生態紡織品的深刻理解,打破國外的綠色貿易壁壘。 該標準的適用范圍是紡織產品,沒有涉及原材料及生產工藝等。為了使產品達到標準中的指標,企業應該在原材料和工藝選擇上考慮控制標準中列出的有害物質。有害物質有14大類:甲醛、pH值、可萃取重金屬、殺蟲劑、含氯酚、有機氯載體、PVC增塑劑、有機錫化合物、有害染料、抗菌整理、阻燃整理、色牢度、揮發性物質釋放和氣味。
該標準是推薦性國家標準,對企業不具備強制約束力。但企業應該看到,該標準涉及到人體健康安全,一定會受到用戶和消費者的歡迎。采用該標準,對增強企業產品在市場的競爭力,提高企業的整體水平,具有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