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紡城重大變動為何語焉不詳
大股東變更是上市公司的重大事件,輕紡城搶在11月30日完成股權收購,“成功”逃過證監(jiān)會規(guī)定的信息披露
去年因購買銀廣夏虧損7500多萬元的輕紡城(600790),近期出現了一系列重大變動,但在信息披露上卻閃爍其辭,語焉不詳。
先是今年9月25日,公司發(fā)布了第一大股東改制的公告,稱第一大股東紹興縣彩虹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1.66億元,控股股東為浙江精工集團有限公司。紹興縣彩虹實業(yè)公司原注冊資本9000萬元,系紹興縣屬集體企業(yè),歸屬于紹興縣集體資產管理委員會管理,改制后變更為紹興縣彩虹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且進行了增資。但增加的7600萬元資本金全部由精工集團所出,還是有別的出資人?精工集團持有彩虹實業(yè)多少股權?它本身是怎樣一家企業(yè)?國企還是民企?資產、利潤情況如何?實際控制人又是誰?這一切均未披露。
一個月后,股東大會選出了新的董事、監(jiān)事。原董事長兼總經理,兩名董事、副總經理,以及監(jiān)事會主席均提出辭職,改由精工集團方面的人士出任。輕紡城自1997年上市以來,經營班子一直比較穩(wěn)定,這次主要領導變動顯然同大股東變更有關。問題是,新任高管僅僅是上市公司的經營者,還是持有精工集團主要股權的另類管理層收購?這一切投資人無從得知。過了一個多月,即12月2日,公司又發(fā)布第一大股東彩虹實業(yè)收購其他幾家法人股股權的公告。彩虹實業(yè)原持有輕紡城12.84%股權,二股東浙江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持有7.85%股權,三股東紹興縣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持有3.57%股權,即一家大集體企業(yè)和省縣兩級國資部門“聯合執(zhí)政”。雖然持股比例接近,但還能相安無事。隨著精工集團入主,股權變更立即頻繁起來:9月24日,彩虹實業(yè)成立當日,即收購了三股東紹興縣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3.57%股權;10月28日,又收購了六股東紹興市越通房地產公司1.16%股權;11月30日,八股東長江經濟聯合發(fā)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69%股權,以及未進入十大股東的銀豐紡織0.46%股權,也一起轉讓給了彩虹實業(yè)。就這樣,改制僅兩個來月,大股東頻頻出擊,持股就從12.84%增至18.72%。然而,信息披露的一個重要內容,即股權轉讓價格卻未見公告。
正是在11月30日,證監(jiān)會發(fā)布上市公司股權變動的五個系列文件,文件自12月1日起施行。文件規(guī)定,包括通過股權控制關系達到控股上市公司的,必須披露與控制關系相關的協議內容,如控制方式及權限,持股比例,實際控制人及身份介紹等;如果是管理層和員工收購,還要披露定價依據、資金來源、實行管理層持股的目的及后續(xù)計劃等。輕紡城搶在11月30日完成股權收購,“成功”打了一個政策的擦邊球。
盡管如此,大股東變更是上市公司的重大事件,中小股東有權獲得完整、詳盡的信息,特別是大股東的背景和收購價格,這是中小投資者判斷公司價值的重要依據。以輕紡城為例,精工集團控制其大股東彩虹實業(yè)出了多少錢,彩虹實業(yè)受讓其他法人股又出了多少錢;另外,公司原大股東實際上是當地工商部門,其主營業(yè)務系輕紡城市場出租,以及不久前收購的東風酒廠等。如今,有著工商部門背景的人士全面退出,公司是否存在主業(yè)變更的可能。所有這些,都在披露之列。實際上,在證監(jiān)會的五個系列文件出臺前,有關法律法規(guī)也都明確提到,涉及到大股東股權變動,如果是法人,必須披露資產利潤狀況;如果是自然人,必須披露其個人資料。不管是法人還是自然人,均需將實際控制人公諸于眾。12月1日前,一批通過大股東改制而完成股權變動的公司也是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