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暖內衣今年爭什么
- 今年的冬天來的格外早,北方地區氣溫普遍比往年同期大幅下降。寒冷的天氣,給“靠天吃飯”的保暖內衣行業吹來了銷售暖風。在北京市場上,記者發現,保暖內衣的整體質量比往年好,不過和去年保暖內衣市場的冷淡相比,今年廠家間的競爭更加激烈,而品牌則相對集中。
美體之爭:誰家內衣更美麗
今冬保暖內衣廠家好像是商量好了似的,無一例外的都開發了保暖內衣的“美體”功能。7月份,憑著“美體修形,一穿就變”這句打動女人心理的廣告語而成名的婷美,進軍傳統保暖內衣市場,與保暖內衣行業領路者———上海兆林公司聯合組建上海婷美兆林公司,推出了新兆林牌保暖內衣;與掌握尖端保暖科技的中科院中科集團結成戰略聯盟,推出中科精工紡牌保暖內衣;同時依托英國和日本的保暖新科技推出婷美牌瘦暖美體內衣、薄暖時尚內衣。面對婷美的大舉“入侵”,保暖內衣巨頭北極絨及時出擊,斥巨資研發出形美超薄抗寒內衣和美體瘦身保暖內衣,在保暖內衣上引入美體功能,全力以赴抗擊即將殺入傳統保暖內衣市場的婷美。南極人也不示弱,推出主打這一消費需求的一個品牌尼可諾絲美體王保暖內衣。
其實,婷美今年挺進保暖內衣市場也是事出有因。去年,南極人、北極絨把美體內衣“束身、美體”概念巧妙地移植到了保暖內衣上,總算在去年的暖冬有了一些收獲。婷美公司眼看著自己多年經營的“美體”概念被別人摘了果實,豈能坐視不動。
不只是婷美,其他的美體內衣廠家也都看好保暖內衣市場,像美體內衣“纖絲鳥”推出的博暖衣。“無論怎樣打扮,帕蘭朵在里面。”關之琳代言的帕蘭朵內衣,也推出了保暖內衣系列。
高科技之爭:誰家內衣更暖和
和以前出現的遠紅外、納米、負離子等技術相比,今年,保暖內衣行業出現了一些新的高科技名詞。在各大商場保暖內衣區的顯著位置,婷美集團和中科院隆重推出的“中科精工紡”超暖內衣,打出了“暖卡”這一新技術。聲稱是中國社會科學院2002年全力打造的技術品牌,全球最佳保暖纖維之一,保暖率超過羊絨21%,排汗導濕性高于全棉15%,透氣率比全棉高10%,比世界上最好的羊絨還輕20%。
而纖絲鳥也聲稱自己內衣是“博士級保暖”,力推產品由“博迪纖維”制成,該纖維保暖率比普通保暖纖維高出30%,具有蓄熱保溫,活化細胞,消除疲勞三重功效,是國際領先的高科技纖維。
日本的“暖戀”更不甘落后,宣布新開發的弱酸性X纖維,可以自行發熱保暖。
一時間,保暖內衣市場上新添的高科技新概念讓人眼花繚亂,各大廠家都聲稱自己的保暖內衣更保暖,這讓消費者也一時不知道誰家的產品更暖和。不過,記者采訪到的消費者當中,大多數人對此都持有懷疑態度。
重開戰:競爭切莫蹈覆轍
保暖內衣行業是我國的新生行業,它的出現雖然僅有五年,但其發展卻經歷了曲曲折折。
1997年,上海首先出現了保暖內衣產品,銷售一路攀升。1998年,全國保暖內衣市場已有10多家企業,實際銷售量300萬套。1999年,生產保暖內衣企業近70家,銷售量為800萬套,這一年,被行業內人士稱為是暴利的一年。既然是有暴利可圖,豈能放過,2000年,生產企業猛增至500多家,同時廣告也越來越“神奇”———“一件保暖內衣相當于兩三件羊毛衫”。
2000年12月,中國消費者協會向全國公布了38種保暖內衣比較實驗的結果,并提醒:“保暖內衣的保暖效果抵不上一件普通內衣加一件羊毛衫。”一時間,保暖內衣銷量急劇滑坡,價格開始集體“大跳水”。最初每套價格高達數百元的保暖內衣,頃刻間只售幾十元。
經過這場惡戰,2001年原有保暖內衣廠家已有40%退出市場。由于遭遇50年來少見的暖冬,保暖內衣行業的“仗”似乎還沒有打起來就匆匆收場,把“寶”押在羽絨服上的南極人和北極絨,遇“暖冬”而兵敗。從暴利到賠本,保暖內衣行業自覺或不自覺地進行了調整,出現了幾家龍頭企業牽頭、部分中小企業為補充的新型格局。
不過,好像是彌補去年的較量,今年由于“天公做美”,保暖內衣市場的火藥味又濃烈起來。
業內人士認為,保暖內衣市場的培育尚未成熟,曾經無序不良的惡性競爭是一面鏡子,如果今年保暖內衣行業的競爭重蹈覆轍,那么將給這個行業帶來致命的打擊。關鍵是企業要把整個市場“蛋糕”做大,取得消費者對其產品的認可,這樣對每家企業都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