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紡機集團:依靠技術創新 再造競爭優勢
作為占有國內紡機產品銷售達26.39%的中紡機集團,把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當作滿足市場需求和擴大市場占有率的主要手段,他們重視培育自主開發能力,形成專有技術優勢,科技進步對企業發展和效益的拉動效應越來越明顯。
2002年是中國紡機集團改革創新和事業發展進步的一年。在中國恒天集團公司的領導和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中紡機集團的銷售收入、利潤等經濟指標再創新高。集團的整體戰略穩步推進,管理創新實現突破,企業文化建設初見成效,特別是科技創新實力明顯增強,一大批高新產品不斷推向市場,滿足了市場需求。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增強集團創新能力
對于占有國內整個紡機產品市場銷售達26.39%的中國紡機集團來說,把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作為滿足市場需求和擴大市場占有率的主要手段。其下屬研發中心、公司在紡機集團的統一部署下,三個層次的科技開發體系日益完善,自主開發能力進一步提高。宏大研究院和板塊中心在非織造布成套設備、機電一體化、重點產品開發方面都取得了較好業績,企業科技開發目標與市場需求更加貼近。在積極探索高效的科技開發合作模式和組織創新方面上,經緯紡機公司牽頭組織了多個廠的專家,按專業化、集約化、開放式的開放模式,只用了九個月的時間就開發出了G1751型噴氣織機;宏大研究院與鄭州紡機公司緊密結合,利用各自優勢開發的年產6000噸紡粘法丙綸非織造布成套設備、高速卷繞頭,與天津宏大公司合作開發的FA491型粗紗機,與吉林化纖合作開發的粘膠長絲半連續紡絲機;宏大化纖公司與華東理工大學合作開發的大規模新型聚酯成套裝置,與儀化合作研發的5萬噸大容量滌綸成套設備與工藝技術都取得階段性成果。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各企業都普遍重視自主開發能力的培育和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中紡機集團下屬企業,通過靠自主開發獲得的自主知識產權,正逐步取代以往靠測繪、模仿的開發方式。據統計,在2002年10月的紡機展上,中國紡機集團參展的84臺(套)新產品中,共有專利29項,正在申請專利的有11項,這充分說明中紡機集團的專有技術優勢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