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裝未來的發展方向
- 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大家逐漸意識到制服作為企業文化—個重要組成部分的作用,各個企業普遍把穿著職業裝作為企業形象、企業素質和企業文化的組成部分,促使國內職業著裝逐步向嚴謹、規范、高層次和多功能方向發展,也因此出現了大量獨具行業服裝特色的職業服裝。
綜合來看,我國目前職業服裝在材料選用、款式的設計和制板工藝上都有了較大的改進和提高,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服裝材料趨向中高檔化
過去制服面料大都以化纖為主,價格低、質量差,不僅失去了美觀的效果更使得穿著者十分的不舒服。隨著大家對制服要求的不斷提高,大量的天然纖維和高檔纖維織成的面料被廣泛的使用。全棉、毛滌或其它混紡材料成為制服的主要面料,進一步改善和提高了職業服裝外觀和質量水平。
對服裝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來,職業服對新采用的材料,尤其是對面料,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為了滿足穿著者需要,對面料的外觀和內在質量,在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基礎上,適當增加了一些考核項目,對例如色牢度、面料的耐水洗性能或彈力等一些項目的考核指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款式的多樣與全面化
由于各公司企業對自己職業裝的個性化要求越來越高,都希望穿出個性穿出品化 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制服款式的多樣化和制服系列的全面化。同時也迫使那些一味模仿、抄襲而缺乏自身設計能力的制服公司逐步被市場淘汰。
我國職業服裝雖然有了長足的進步,但發展中仍存在一些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提高,以推動我國職業服裝的發展,盡快與國際水平接軌,這些問題包括:
制服專業設計師奇缺
缺乏完整專業的制服設計師培養體系,制服公司的設計師大都是學時裝出身。雖然二者很相似但有很大差別的,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設計師對制服的深入了解,進而影響了制服的進一步發展。
制服公司的專業化程度不夠
由于制服的發展在中國起步比較晚,可以說現在還處在一個“戰國”時期,單純的制服公司普遍規模還不是很大,相互之間的風格也很相似,專業化的程度很低,屬于“小而全”的狀態。對制服檔次的提高和制服業進一步的發展不利。
總體來說制服的質量不高
除了少數為中高層管理人員,大公司、外企和高級酒店制作的服裝外,大多數職業裝的質量并不能讓人滿意。在國外職業裝是比較貴的服裝,而在國內卻屬于中低檔。要改變這種現狀首先要從質量上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