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紡織設備需求強勁 亞洲市場仍占主導地位
- 國際纖維制品制造業者聯合會(ITMF)近日發表了2001年度世界各主要國家短纖維紡織設備的調查統計報告。統計報告詳細介紹了各主要國家紡織設備的安裝臺數、出廠臺數及原料消費情況,分析了世界紡機市場的發展狀況。
世界紡織設備投資依然活躍
據ITMF調查統計結果表明,2001年細紗機和假捻機購銷兩旺,但織機和大圓機卻沒有延續上一年的旺勢,從世界紡織設備需求看:
12001年細紗機需求平穩
棉型環錠細紗機2001年國際市場的投放量為370萬錠,與2000年相當,其中的84%仍然流向了亞洲市場。2001年印度新增了87.4萬錠,比上一年減少了5.2%。其它幾個新增棉紡紗錠的依次是中國61.2萬錠、巴基斯坦47.6萬錠、孟加拉39.4萬錠、泰國20.2萬錠、土耳其14.9萬錠、越南14.6萬錠、烏茲別克斯坦11.5萬錠、印尼10.6萬錠、韓國9.5萬錠。
在過去10年間1992~2001年的累計投資表明,印度增加的1104萬錠,約占世界總量的36%,其次是土耳其265萬錠、中國201萬錠、巴基斯坦135萬錠、印尼142萬錠、泰國89萬錠、墨西哥81萬錠、美國79萬錠、中國臺灣?。罚比f錠、意大利68萬錠。
2001年氣流紡紗機投向世界市場的數量比上一年增長26%,為26萬頭,其中,中國11.9萬頭、土耳3.2萬頭、美國2.7萬頭、巴西1.2萬頭。
2牽伸假捻機放量加大
錦綸長絲用的單道加熱牽伸假捻機的市場投放量為14.5萬錠,比上一年增長10%,其中94%的投向亞洲市場的。中國為10.1萬錠,占世界總量的70%,其次是印度為1萬錠。
3織機市場需減緩
2001年世界無梭織機的市場投放量為4.33萬臺,比上一年減少了29%,這其中76%是面向亞洲市場的。主要投放國依次是:中國2.36萬臺,比上一年減少33%、意大利2800臺,減少2%、中國臺灣省1750臺,減少40%、土耳其1280臺,減少46%、香港地區1030臺,增長39%。從機種來看,劍桿織機、片梭織機1.99萬臺,減少11%;噴氣織機1.25萬臺,減少12%;噴水織機1.1萬臺,減少52%,無梭織機的需求量均呈下降趨勢。有梭織機也大幅減少41%。無梭織機在過去10年中主要買家是中國14.5萬臺、韓國5萬臺、中國臺灣?。常橙f臺、意大利2.8萬臺、美國2.3萬臺。
4針織機械放量急減
大圓機2001年全世界的市場投放量為9026臺,比上一年大幅減少22%。其中63%投向亞洲市場,20%投向歐洲市場,14%投向北美及南美洲。帶電子提花裝置的大圓機仍占6%。全自動橫機2001年的出廠臺數為9090臺,比上一年增加5%,其中49%是投向亞洲市場,38%投向了歐洲市場。
世界紡織設備擁有量緩慢增長
世界短纖維環錠細紗機的安裝錠數從1990年開始至1997年這幾年一直徘徊不前,1998年和1999年這兩年又大幅度減少,使我們對世界紡織業的前景感到擔心,到2000年稍有緩和。氣流紡紗機一直處于緩慢增長的狀態,2000年比上一年稍有減少。
2000年底環錠細紗機的安裝錠數,印度增長了2.1%,為3769.8萬錠,繼續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第二位是中國,為3443.5萬錠,比上一年增長了1.8%。中國的氣流紡紗機也比上一年增長了5%,為62.4萬頭。環錠細紗機擁有量排第三位的是巴基斯坦,857萬錠,增長1.5%。其次是印尼,850萬錠,增長20%;土耳其555萬錠,增長1.5%;巴西544萬錠,減少1.6%。這其中印尼的大幅增長令人關注。
世界短纖維織機2000年的擁有量持續小幅下降。2000年末,世界無梭織機擁有臺數比前一年減少2%,為63.6萬臺;有梭織機減少5%,為142.5萬臺。無梭織機的最大投資國是俄羅斯,擁有10.02萬臺,比上一年減少5.6%。中國擁有6.93萬臺,增長3.8%,美國5.16萬臺,減少4%。其次是巴西3.86萬臺、印尼2.7萬臺、烏茲別克2.58萬臺。日本僅排名第九,才2萬臺。有梭織機的最大擁有國是中國,為59.5萬臺,比上一年減少了6.7%。
盡管短纖維設備呈減少趨勢,但原料消費卻逐漸走旺。棉花消費已恢復到1870萬噸,增長了6%;人造短纖維消費量為150萬噸,增長2%。原料消費總量為2630萬噸,增長4%。世界最大的消費國是中國,700萬噸,增長8.4%。其次是印度360萬噸,增長6.4%、美國270萬噸,減少4.7%、巴基斯坦200萬噸,增長7.8%、巴西120萬噸,增長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