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前景分析
4、日元貶值增加變數 近一時期以來,日元已經通過緩慢下滑貶值到了亞洲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點。由于日本最大的國際比較優勢是機械電子工業,日元貶值必然提高其機電產品出口的競爭力。 日元前景的不確定,使日元貶值的沖擊力倍增。為了自己的出口競爭力不被蠶食,韓國、臺灣地區、新加坡和泰國等地的貨幣已明確下滑,對我國機電產品出口和利用外資會產生一定影響。 日元貶值將影響亞洲其他國家經濟增長速度下降,而亞洲增長的放慢,對我國擴大向亞洲其他國家的出口帶來困難。
5、環境、安全標準不斷提高 長期以來,一直把價格和質量作為出口競爭力的要素。隨著環境、安全問題的全球化趨勢,環境和安全標準已成為發達國家市場競爭的熱點。 如日本在2001年4月開始實施的《家電資源回收法》中明確:制造商和進口商對家電的回收有義務建立電子商品回收利用系統,廢棄電子商品的利用和處理責任由廢棄物生產者和保有者承擔,回收費用一般由制造者承擔。
在美國,許多大的產品經銷商或進口商在經營或進口產品時,都堅持產品一定要通過UL認證。出口歐洲,則均需粘貼GE標志。而要使產品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往往還需取得安全認證標志。 根據歐盟統一指令,2003年家電的保修期為2年。使得進口商對我國產品的要求更加注重質量而不是價格,對以價格取勝的低檔小家電非常不利。
6、對于出口采取的貿易保護措施應對不利 統計顯示,截至2002年9月30日,全球共有33個國家發起了對中國的反傾銷和保障措施案件共541起,共涉及中國的出口額達160.5億美元。 入世承諾中的一些條例對我們是很不利的。例如,中國加入后15年內,在對中國出口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時對方可使用第三國替代價格。一些國家針對中國的出口產品設立了特定產品過渡性保障機制。這些條款決定了我國在入世后較長一段時間內,遇到國外據此設立的貿易壁壘時非常被動。 我國之所以遇到這么多貿易壁壘的限制,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原來我們不懂WTO的規則。比如,根據WTO的非歧視原則,我們只要有足夠的證據就可以對國外的貿易壁壘進行調查。
外貿部于今年開始制定的《對外貿易壁壘調查暫行規則》于1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個規則的實施,對今后反擊國外的貿易壁壘有很大的作用。 7、出口環境在某些地區進一步變壞 由于擔心我國入世后受我出口商品的沖擊,我主要貿易伙伴常采用知識產權保護、強化環保、安全和技術標準等封殺市場。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步伐的加快,關稅壁壘已漸顯脆弱,貿易壁壘的重點正向技術壁壘轉移。據統計,在目前的國際貿易中,技術壁壘已占非關稅壁壘的30%。 國家有關部門的調查,目前至少有2/3的出口企業受到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影響,部分產品失去了市場,直接或間接地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據專家分析,有四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國的總體經濟水平仍不高,出口商品結構落后,產品檔次較低;二是一些企業技術水平、管理水平不高,出口產品在安全和質量等方面與國際標準和法規要求確實存在差距;三是一些發達國家有意利用技術性貿易措施限制中國產品出口;四是中國還沒有應對國外技術壁壘的得力措施。 中國企業遇到的相當多的技術壁壘是帶有歧視性和針對性的,必須下大力氣建立和完善中國自己的技術性貿易措施體系。一方面深入了解進口國的有關法規、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采取措施有效應對國外技術壁壘;另方面要制定和實施符合國際規則和中國具體國情的技術性貿易措施,防范不良進口可能對中國經濟和社會造成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