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中國國際縫制設備展覽會將大量引入輔(面)料
- 歷經16年的發展和積累,目前位列世界第二的服裝設備與技術專業展--CISMA(中國國際縫制設備與輔料展的簡稱),在當前中國成為世界最大服裝生產基地的有利形勢下,將目標定瞄向5年左右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專業展,并且從2003年開始,大量引入輔料和面料,作為未來CISMA的重要支柱之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中國逐漸成為了世界最大的服裝、箱包、鞋帽生產國,同時也成為最大的縫制設備(及輔料)生產國。特別是中國加入WTO以后,這兩個行業更是獲得了快速發展。無論是龐大的服裝、箱包、鞋帽制造規模所形成的巨大需求,還是巨大的設備及輔料制造能力要尋求銷售渠道,都要求在中國形成具有國際影響的專業市場。CISMA正是在這種形勢下脫穎而出,成為亞洲最大、世界第二的服裝設備及輔料展。這種發展勢頭還將繼續下去。
這一發展方向也得到目前世界本行業第一大專業展--科隆IMB展的舉辦者科隆展覽公司的認同。該公司認為,目前國際服裝、箱包、鞋帽生產的重心轉移到中國及其周邊國家,服裝設備及輔料面料的生產中心轉移中國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在這樣的市場格局下,世界其它地方的展覽會已很難增長,甚至有規模縮小的可能。已有數十年歷史的美國BOBBIN展已停辦,只有中國的專業展將不可逆轉地快速增長。因此科隆公司在取得德國聯邦經濟與技術部對德國企業參加CISMA的資助后,毫不猶豫地加入到了CISMA,為CISMA招歐美制造商和采購商。
按國際行業市場劃分慣例,凡是服裝企業所需要的東西,不管是設備,輔料還是面料,最好能在同一個展會上展示給服裝(箱包鞋帽)企業、使他們能夠效率最高地獲取產品信息和采購產品。美國的BOBBIN展輔料面料約占40%,德國的IMB展輔料約占20%,展覽范圍的綜合性是大型品牌展的共同特點。
CISMA以前是以縫制設備為主,后發展到整個服裝生產線上的所有設備,包括拉布、裁布、后整理、熨燙以及設計打版,甚至吊掛、控制系統。近年來,一些外國的輔料企業,包括線和拉鏈企業,按照國際上通行的理解,主動報名參加 CISMA,還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并一直堅持下來。原因很簡單,CISMA的觀眾除了經銷商以外,也有不少服裝企業(約20%)。CISMA的海外代理也一直希望CISMA包括服裝輔料和面料,因為國際上就是這么劃分的,他們組織參加其它國際展都包括輔料和面料。
為此,在經過大量調研研究和充分準備之后,CISMA將在2003年大量引進輔料和面料,將CISMA的展覽范圍擴充,更加與國際行業接軌,在未來5年內輔料面料要占到CISMA的30%左右,成為CISMA的重要支柱之一,更全面地為服裝、箱包 、鞋帽、皮革、羽絨等下游企業服務。這一目標得到了中國服裝協會(及其輔料專業委員會)、中國五金制品協會拉鏈分會等相關行業組織的大力支持。按正常計劃,CISMA將從2002年的46000m2,增長到2003年的57000 m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