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歐機電產品難關在前 企業應盡早積極應對歐盟"兩指令"
- 商務部機電司司長李銘林26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歐盟近日公布的有關電子電氣設備“兩指令”對我國機電產品出口歐盟挑出了嚴峻挑戰,希望相關行為及企業盡早采取措施,積極應對。
今年2月13日,歐盟第137期《官方公報》公布了《關于報廢電子電氣設備指令》及《關于在電子電氣設備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
前一指令對報廢電子設備的回收和處理作出特殊規定外,還規定回收費用由生產者承擔。后一指令要求自2006年7月1日起在歐盟市場禁止銷售有鉛、汞等6種有害物質的電子電氣設備。按照指令內容,使用有毒有害物質的生產者將有3年時間的減量期。自2003年7月1日起,企業要逐步用環保材料替代有毒有害材料,實行有毒有害物質的減量化生產措施。
指令涵蓋的產品范圍包括家電、通信等十大類電子電氣產品。其實施對我國機電產品出口歐盟將是一場嚴峻的挑戰。
據統計,2002年我國機電產品對歐盟出口金額為270億美元,占我國機電產品出口總額的17%。其中指令中涉及的產品出口值122億美元,占全部機電產品對歐盟出口總額的45%,約涉及2000家出口企業。
李銘林表示,“兩指令”對我國機電產品使用環保材料提出了一個嚴格的時間表,對我國彩電和顯示器產業提升產品技術也提出了嚴格的時間表。如果我國的顯示器和彩電生產企業可以在3年之內用液晶、等離子、有機發光等顯示技術提升產品檔次,則我國彩電和顯示器的出口不會受到影響。此外,“兩指令”將促進我國整機企業轉向國際市場采購環保型原材料和零部件。
對此,李銘林建議,要盡早制定我國限制使用有害物質電子電氣產品上市銷售的法規,出臺我國相應的法律法規;加大企業技術創新的支持力度,盡快開發研制替代材料,引導企業建立綠色產業鏈條和綠色生產體系;鼓勵企業積極實施國際標準認證,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吸引國外環保型材料企業來中國投資,增強我國相關環保材料的研發和生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