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產品出口能否再增10%
- 近日從剛組建的國家商務部獲悉,今年我國機電產品進出口目標是,確保完成出口增長10%,使其繼續成為我國推動對外經濟貿易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為確保這一目標的實現,將采取以下四個方面的重大舉措:
貫徹落實和制定促進機電產品出口的政策措施。對于現行貿易促進政策和措施,要繼續貫徹執行并加以完善,如出口商品退稅和出口退稅賬戶托管貸款、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資助以及加工貿易等項政策,各地方也要繼續保持促進出口政策措施的穩定。同時,今年要把研究制定為繼續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十五期間進一步促進機電產品出口意見》的配套政策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力爭在加強機電產品出口金融支持力度,發揮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作用,建立中小企業擔保基金以及簡化機電產品出口企業商務、技術、售后服務和反傾銷應訴人員出國(境)審批手續等方面有新突破。
建立機電產品出口促進體系,增強國際競爭力。首先是加強機電產品出口生產體系建設,培育新的增長點。按照優化結構、提高質量和效益的要求,實施分類指導,在抓好重點企業的同時,積極扶持中小企業出口。其次是進一步調整和優化機電產品出口結構,提高國際競爭力,采取各種有效的新措施,著力提高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高的產品出口比重,在發揮勞動密集型產品比較優勢的同時,著力培育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的動態優勢,推動機電產品特別是大型成套設備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加快用新技術帶動、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步伐,增強機電產品出口的后勁;實施機電產品出口名牌戰略,鼓勵機電出口企業發展自有知識產權的產品出口,選擇若干家機電出口企業作為典型進行推廣;大力推動機電出口企業通過認證。三是繼續貫徹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力爭在開拓國際市場中有新的突破。今年,要積極鞏固我國對美國、日本等市場的出口份額,深度挖掘歐盟市場潛力,大力開拓俄羅斯、韓國、拉美等新興市場,擴大對中東地區的出口。要積極推動機電產品進入跨國公司和國際連鎖企業購銷網絡。
積極有效地推動進出口體制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按照加入WTO承諾,屬于進口配額管理的產品由5種削減為3種,屬于特定管理的產品保持17種。今年,一部分商務部負責管理的產品將調整由地方管理,主要包括:進口配額產品,削減幅度為41%;特定產品,調整幅度為45%;自動進口許可產品,減幅為31%。同時,突出抓好重點產品進口管理,加強宏觀調控。按照優化結構的原則,積極支持高新技術及關鍵設備進口。
改革國際招標管理模式,加快信息化建設。加快改革現行機電產品國際招標管理模式,逐步由現行的按產品目錄管理向按資金來源管理的方式轉變。同時,要根據形勢的發展,對現行的管理辦法進行修改。積極拓展招標投標范圍,進一步規范招投標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