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紡織服裝業現狀
- 一、紡織服裝行業生產、貿易及投資管理的機構設置
巴基斯坦工商協會聯合會是協調國內紡織服裝行業生產、貿易的執行機構,是溝通巴商業部和紡織服裝企業的橋梁,是為企業服務的民間中介機構。
為外資提供法律保障,巴政府1976年制定了《外資促進和保護法》,1992年制定了《經濟改革法》。巴商業部是宏觀管理紡織服裝行業的政府機構,負責制定國家紡織品的貿易政策,對外解決糾紛貿易。2003年,巴政府成立聯邦紡織委員會,下設8個分會,負責解決業內糾紛,向政府提出建議供政府決策時參考。同時,巴設立了相應的棉紡協會、毛紡協會、服裝協會、紡機制造企業家協會等專業協會組織,為紡織服裝企業提供生產及貿易信息咨詢與服務。
為吸引國際投資,政府成立了投資委員會作為促進投資的服務機構,并出臺一系列投資鼓勵政策。外商進入巴可先與巴基斯坦工商協會聯合會聯系,并向聯邦紡織委員會提出相關申請。
二、紡織服裝行業生產及消費市場概況
巴基斯坦紡織服裝行業在整個制造業中所占比重高達46%。巴目前有大型紡織企業近450家,其中大約50家是多功能型的(既紡紗又織布,有的還生產服裝);另至少有300家100人以上的針織和機織服裝生產企業,數千個小型紡織廠。全國紡織服裝行業就業人數約1500萬人,占制造業總就業人口的38%。巴是世界第四棉花、紗和布的生產國,主要機械設備來自日本和中國,有無梭織機23000臺,擁有良好的后處理及寬幅加工能力,可從事各種紡織品生產。2002年,巴有大型紡紗廠444家,紗錠906萬枚,紡紗杯15萬只,年生產能力18.18億公斤;服裝生產企業4500家,擁有工業用縫紉機20萬臺,家庭式縫紉機45萬臺,年生產能力6.85億件;針織企業700家,擁有針織機械1.5萬臺,年生產能力6.75億件,年產量5.5億件。
穆斯林占巴全國人口的95%,其它民族占5%,所以巴的紡織品服裝消費具有強烈的穆斯林色彩。如巴的穆斯林男子人人有戴帽子的習慣,平均每個成人男子每年消耗帽子5頂,制作帽子所需的紡織品數量很大。此外,巴婦女及中產階級喜歡穿絲綢服裝和飾品。棉紡織品和服裝、純棉家用紡織品在巴也非常受歡迎。
三、紡織服裝行業進出口貿易現狀
巴基斯坦紡織服裝出口在世界市場中占有重要地位。紡織品是巴出口的主要商品,但出口商品品種比較單一,受國際市場需求和價格波動影響較大。在進口方面,多年來進口金額大于出口,貿易逆差已成慣例。近幾年巴基斯坦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約占巴出口總額的60%;紗和布的出口量在世界分別排名第二和第三,出口商品為原棉、棉紗、棉布、服裝、床用織物、毛巾、帳篷、人造絲和合成紡織品及其他紡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