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刀剪十大知名品牌新鮮出爐-小刀剪裁出大藍圖
- 隨著‘中國刀剪十大知名品牌’浮出水面,中國刀剪業大而不強的發展局面有望得到不斷改變。”日前,中國五金制品協會有關負責人就中國刀剪業發展前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充滿信心地說。 據悉,由中國五金制品協會在國內首次啟動的“中國刀剪十大知名品牌”評選活動,使7家企業生產的7個產品成為首批佼佼者。他們是:杭州張小泉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張小泉”牌刀剪、廣東陽江十八子集團生產的“十八子作”牌不銹鋼菜刀、廣東永光刀剪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永光”牌刀剪、浙江溫州市中輕五金刀具有限公司生產的“金”牌刀剪、浙江湖州和孚刀具有限公司生產的“雙戟”牌菜刀、山東青州市剪刀有限公司生產的“青州”牌剪刀和河北燕牌剪刀有限公司生產的“燕”牌民用剪等。這些入圍企業注重質量管理,目前均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同時在技術改造、技術創新、調整產品結構等方面進行大膽創新,并把品牌建設作入企業良性發展的關鍵一環,不斷引入現代營銷理念,積極開拓國內和國際市場,已成為中國刀剪行業的領頭羊。 據中國五金制品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中國已成為世界刀剪生產大國。目前,中國擁有刀剪生產企業2500余家,年銷售額達近百億元,并有不少產品出口,同時還形成了以廣東陽江和浙江為主的產業基地。然而,由于缺少知名品牌,中國刀剪在國際市場卻處于大而不強的地位。有資料顯示,目前世界各類刀具市場貿易總額在36億美元左右,而中國刀剪產品每年的出口額卻只有近3億美元,僅占世界刀剪類產品總進口額的1.2%。 作為一種傳統的手工業以及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刀剪業在中國的發展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但由于受南北差異及各地使用刀剪風俗習慣不同的影響,中國刀剪業一直以局部性發展為主,企業規模普遍不大、品牌多、品牌地域性較強等,這種局面已不利中國加入WTO以后所面臨的競爭。 長期以來,只要一提到中國刀剪業品牌,有著300多年發展歷史的“北京王麻子”和“杭州張小泉”似乎成為全部的代表。實際上,改革開放20多年以來,隨著中國刀剪業發展步伐的加快以及市場競爭的加劇,中國刀剪業市場格局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方面,以“王麻子”為代表的一批老字號企業及其他國有、集體老企業,由于受機制制約、創新能力不足等因素影響,逐漸步入經營困難的境地,有的甚至步入破產之列,其品牌影響力在市場上日益減弱,有的已經名存實亡,僅成為上年紀人心中的記憶。此次,作為老字號的“王麻子”無緣“中國刀剪十大知名品牌”之列,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另一方面,近些年來,一批民營企業及股份制企業由于看好中國刀剪市場,紛紛躋身該行業,他們憑借靈活的機制和持續不斷的創新能力,成為中國刀剪業新軍,并使該行業進入快速發展,其品牌影響力在國內外市場正逐漸增強。 在這種情況下,加大中國刀剪業名牌培育力度已成當務之急。為此,中國五金制品協會于去年底在全行業啟動了“中國刀剪十大知名品牌”評選活動,促進全行業資源的優化配置,并以此改變中國刀剪業長期以來存在的品牌發展較弱等現狀,同時扶持已具有品牌效應的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增強中國刀剪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特別是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