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紡機進出口高進高出逆差加大
- 據海關統計,2003年1-6月我國紡織機械進出口總額為25.84億美元。其中,紡織機械進口金額為23.33億美元,與2002年同期相比上升66.28%,出口金額為2.51億美元,同比增長67.31%。逆差20.82億美元。 一、紡織機械進口大幅增長 從近幾年來我國紡織機械進口情況看,由于近幾年紡織全行業虧損,企業在壓錠改造,淘汰落后紡錠的同時,進口紡織機械也呈不斷下降的趨勢。進入到2000年,隨著紡織行業擺脫了全行業虧損局面,國內紡織市場需求轉旺,國際紡織品市場回暖,以及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帶來的紡織品出口利好的前景影響下,紡織企業開始在加快技術改造,提高產品檔次上下工夫,并通過大規模進口設備,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然而進入2003年后,雖然受到“SARS”疫情的影響,但是,我國進口紡織機械仍在大幅增長中,2003年1-6月紡織機械進口比上年同期上升了66.28%。下圖為1996年以來各年進口紡織機械金額情況。(單位:億美元) 二、進口紡織機械產品中以印染和后整理機械、織機、紡紗機械居多 2003年進口紡織機械產品中,漂洗、整理及印染機械占21.49%,織機占22.93%,紡紗與準備機械占17.27%,化纖機械占11.03%,針織機械占16.88%,其余10.31%屬于其它設備和器材。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織機進口額排在第一位,其次是染整機械、針織機械、化纖機械等。除氈呢、無紡機械進口金額為負增長外,其他類產品進口金額均保持較高的增長幅度。紡紗機械增長幅度最大為:151.55%。 2003年1-6月各大類產品進口金額情況統計 序號 類別 金額(美元) 同比% 1 織機 534 691 512 69.07 2 漂洗、整理及印染機械 500 994 227 40.38 3 針織機械 393 558 486 72.66 4 化纖機械 257 084 860 84.26 5 紡織機械輔助裝 置及零配件 227 683 416 81.36 6 準備機械 217 696 799 55.60 7 紡紗機械 184 811 911 151.55 8 氈呢、無紡或整理機械 14 947 766 -33.98 其中主要產品進口情況如下: 單位:萬美元 類別 產品名稱 進口量(臺) 金額 金額 同比 合成纖維長絲紡絲機 359 3,438 15.83 合成纖維短絲紡絲機 846 1,037 508.47 化纖機械 人造纖維紡絲機 15 5,564 732.71 化學纖維變形機 213 4,361 70.82 精梳機 277 2,404 73.18 紡紗機械 氣流紡紗機 172 7,246 300.55 棉細紗機 107 1,021 90.84 自動絡筒機 1,263 10 871 167.56 準備機械 整經機 115 1,198 83.74 漿紗機 97 2,990 98.21 劍桿織機 3,026 13 266 119.54 無梭織機 片梭織機 81 422 119.06 噴水織機 3,782 6,355 8.52 噴氣織機 8,387 29 686 74.73 圓筒直徑不超過 165mm 圓機 6 541 4,503 157.11 針織機械 圓筒直徑超過 165mm 圓機 1 924 8,479 69.56 經編機 986 7,020 231.92 織物軋光機 412 3,765 80.93 染整機械 圓網印花機 109 1,525 208.32 平網印花機 760 4,342 44.26 多臂機、提花機 5,807 134.71 噴絲頭、噴絲板 739 708.99 零配件 鋼絲針布 ( ) 451 126 Kg 1,020 238.68 氣流杯(轉杯) 25 570 Kg 79 611.44 電子清紗器 13 193 Kg 254 10.84 我國主要從日本、德國進口紡織機械 2003年1-6月,我國紡織設備主要從日本、德國、意大利、中國臺灣省、瑞士等紡織機械強國和地區進口,僅這五個國家和地區就占整個紡織設備進口的77.68%。其中日本占28.28%,德國占21.07%,意大利占12.59%,中國臺灣省占8.04%,瑞士占7.78%。 從我國紡織設備進口企業的屬性上看,各類企業同比都在上升,國有企業仍然占據首位,進口金額為:69,791萬美元,同比增長63.17%,占全部進口總額的近30%。其次為外商獨資、中外合作企業為最多。個體企業的進口額依舊保持高速增長,其增長幅度為最高,同比增長225.76%。各類企業進口紡織機械及所占比重如下。 國有企業:金額69,791萬美元,同比上升63.17%,占總額29.91%; 外商獨資:金額59,100萬美元,同比上升58.79%,占總額25.33%; 中外合資:金額45,135萬美元,同比上升69.58%,占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