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邊機不是“原上草”
-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說的是小草一年一枯的命運。而5年一次的流行和衰落又是珠邊機過去的發展模式。這是業內的一種流行說法,即珠邊機每流行5年左右必衰落一次。珠邊機自上世紀從意大利出現以來,還真沒有跳出過這一周期性衰落的現象。 今天作為真正手工線跡的珠邊機還會成為“離離原上草”嗎?溫州良工的張錦良總經理認為珠邊機5年左右必衰落一次這一周期現象將被打破。他告訴記者說,珠邊機是一種手工線跡的高級縫紉機,其制作的衣物精美高檔,是理應在市場上廣泛流行的機型。但是由于過去應用面窄,珠邊機僅僅被應用于縫紉西裝西褲,所以一旦西裝的流行潮流出現轉變,珠邊機的命運也就隨之改變。現在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服飾有了多樣化、個性化的要求,手工線跡漸漸成為了流行的一部分。根據這一潮流,加之廠商們的不斷努力,如日本重機、意大利金柏斯、國內的良工等,使得這一機型已經能夠適用于所有的時裝裝飾縫紉。如今的珠邊機能使以前用傳統縫紉機縫制的大衣、襯衫、皮衣等出現手工般的線跡,讓服飾更加完美。因此,張總認為,現在的珠邊機絕對不會是5年流行就枯的“原上草”,而是長期占據市場的“常青樹”。 據介紹,現在的珠邊機周期開始于2000年,那么將結束于2005年,今年已過一大半,珠邊機最多只能再流行一到兩年。依此推理,現在珠邊機的市場應該已經開始萎縮了,但是目前現實卻與之相反。以良工的銷售為例,現在就出現了許多大企業大集團的定單,去年江蘇省海瀾集團依據自己的市場調研,就向良工購買了60臺珠邊機,其他服裝企業如紅豆、報喜鳥、夏夢等名牌服裝生產廠家出都對珠邊機前景看好,有的已經表示要求再次進貨的意向。在今年青島的展覽會上,帥領集團還特意找良工要求進兩臺珠邊機試用一下。這說明珠邊機的市場不是在萎縮而是在發展。 基于這樣的認識,良工十分看好未來的珠邊機市場。他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完善全國的銷售和售后服務網絡,研制更先進的產品。張總認為,珠邊機的研制非常復雜,全機要涉及到800多個零件,目前國內的縫機廠家至少要三五年才能推出成熟的產品,而市場不可能等他們;對于國外產品,價格太高,一般是國內產品的四五倍。所以,未來國內的珠邊機市場良工將有很大的作為。對此,張總堅信不已。究竟珠邊機是“原上草”還是“常青樹”呢?相信一個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搏擊的廠家不會做出盲目而無根據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