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進入新的經濟長波的上升階段
近些年來,我們一直為克服需求不足進行艱苦的工作,但似乎效果不隨人愿。然而去年下半年人們又感到經濟形勢出乎意料的好。而今年面對投資和貨幣高增長,大家又在討論經濟是否過熱。筆者對經濟形勢的判斷是,從經濟發展更長的一個過程即經濟長波(周期)規律看,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一輪經濟長波的上升階段,主導經濟上升的產業或許是汽車、電子和住宅中的一個、兩個或全部;在未來的10年左右或更長時間,經濟總的是內在擴張傾向;與此同時,宏觀經濟中的需求不足、物價低靡、就業困難等問題將逐步緩解;但目前經濟發展中的結構性問題明顯顯現。
一、我國存在經濟長波規律 經濟長波是工業社會的經濟增長規律。一般認為,技術革新是經濟長波的主要起因(熊彼特,1942)。在近代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紡織機,蒸汽機和鋼鐵生產,電力、化工和汽車等大的創新(技術革新)引起過三次大的經濟長波。大的創新(新的技術產業)在其成長期內帶動經濟以較高速度增長,形成經濟長波的上升期。新的技術產業漸趨成熟,增長速度下降,帶動經濟增長減緩,經濟長波進入下降期。當更新的大創新出現,便進入下一個經濟長波。工業先發國家經濟長波大約50-60年,上升期和下降期長短基本相當。工業后發國家實行追趕型經濟發展戰略,引進現成成熟生產技術,技術起點高,普及快,因而長波周期變短。在一個經濟長波內,會有幾個中波(中周期)。
我國學者研究,將中國經濟長波的起因具體化為主導產業的轉換(陳東琪,1991W我國第四個經濟長波上升期起始于1980年,據作者觀察,結束于90年代上半期。1979年,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經濟發展戰略也作了大的調整,由發展重工業為重點的發展戰略,轉變為重點發展消費品工業。第四次經濟主導產業是大型家用電器(陳東琪,1991)。從80年代開始,以彩電、冰箱和洗衣機為代表的大型家用電器生產量以數10個百分點的幅度迅速增長,“新三大件”很快進入億萬家庭(主要是城市家庭),代替了“老三大件”(自行車、手表和縫紉機)。或許石油化工產業也是這一經濟階段的主導產業。石油化工衍生出很多產品,滲入許多行業,目前仍以較高速度增長。 在80年代之后的十幾年里,我國經濟具備了經濟長波上升階段的特征:繁榮年份多,物價漲幅高,企業利潤大,新建企業多,失業率低,貸款增長快。 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上半期到2002年,是我國經濟長波下降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