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設備:老客戶你留住否?
前不久,記者來到了風光旖旎的靈秀小城——江蘇靖江。在對幾家剛具有一定規模的以做外銷為主的服裝企業采訪時,我們發現有一個共同的趨勢——國產設備逐漸談出他們的視野,而價格不菲的進口設備則進入他們的生產線。這一部分已經具有良好發展態勢的企業在準備進一步進行大規模擴產的時候,渴望“高檔、氣派”起來,用進口設備的引進來向市場證明自己的綜合實力和發展決心。這是對進口設備的盲目崇拜?還是另有其因呢?不妨讓我們走進企業一同探尋答案。
國產設備被取代 在靖江這座65萬人口的中型城市,服裝制造工業已經成為該城市的重要產業。近3年來,靖江有數百家服裝企業成立。但出出現了服裝企業招工困難、人才競爭的問題。對此,各企業但有自己吸引人才的方法。江美制衣公司生產設備科陳科長介紹說:“只有企業的硬件、軟件同時跟上國際水準了,我們才可能招到優秀的人才。”來到地處靖江至江陰大橋的高速公路出口處的新廠區,記者見到了400多臺清一色的JUKI高速平縫車。對曾經使用過數十年國產“老字號”上工、標準產品的江美公司來說,這無疑是為企業進一步走向全球更大的市場增添了重要的籌碼。陳科長自豪地說:“這么漂亮的廠房我當然要引進與之相匹配的進口設備。”
同樣成立于1952年,已經擁有51年歷史的江蘇靖江市盛裝制衣有限公司共有16條生產流水線,擁有高速平縫機480臺,各類專用設備150多臺。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曾經前后三次進行徹底機器換代。前兩次是上工、標準坐鎮,從新世紀的第1年到現在,3年內除了8臺海菱雙針機是國產品牌之外,其余全部是進口設備,它們是數百臺來自日本的兄弟、重機高速平縫機、重機1850套結機、美國利是、日本勝家圓頭鎖眼機。 原因何在 這兩家企業一致認為,進口設備除了可以幫助留住人才、提高在外商心目中的可信度以外,最重要的是可以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
其實,無論是上工或者標準,在當地有著很好的口碑。成立6年,已經有250多人的江蘇萬美服裝有限公司表示,明年一旦擴產,除了繼續使用性能穩定的標準機器外,還將引進300臺進口設備。企業為什么會大規模引進進口設備來逐漸替代國產設備呢?陳科長介紹說:“問題出現在取材的差距上,針桿由于使用的是鋁合金,易磨損,一旦更換過針桿之后,噪音就會加大。” 在他們的眼里,進口設備到底有哪些優勢呢?首先是原材料質量過硬,耐磨度高;其次,他們一致看好的重機設備除了機殼是中國制造的,其主要零件基本是進口原裝的。曾經服務于盛裝25年之久的老維修工陸先生對記者說:“以前使用國產設備時,一個維修工負責40臺機器的維修,而現在工廠全部使用進口設備以后,一個維修工則增加至160臺機器。”從這個數據,我們不難看出,進口設備的確降低了維修率。他們還提及在縫制牛仔面料的時侯,雖然國產的也能縫制達七、八層厚度的面樸,怛是進口設備很少出現走走停停的現象,而且速度也很快,這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此外,價格上似乎也可以承受,因為比較下來,購買時的價格似乎并不比國產設備高出很多。最后,進口設備使用年限長,能夠降低成本是令他們最心儀的。
對國產最新裝備知之甚少 進口設備也并非沒有缺陷,最突出表現在原裝零配件的更換上。在盛裝,曾經有一臺日本200C褲袋機,由于零配件始終買不著只能被閑置于一旁。美國利是圓頭鎖眼機,出現零件的問題,通過經銷商,一直拖至半個多月才從香港、廣東等地找到原裝零件。由于重機是直銷模式,且根本沒有保修的契約,因此江美則只能利用經銷商買到重機的設備以達到保修一年服務的基本保障。顯然,進口設備自然有并非本土化的“尷尬”。 至于國產高檔設備,如近兩年標準、上工、中捷等“中國名牌”研發的無油潤滑電腦平縫車,他們表示都很想用,但是考慮到缺乏相應的電腦維修人員,也只是有過試用的念頭或者于脆放棄。有的企業根本就不了解標準最新產品的資料,他們對臺州地區眾多品牌也根本就不知道或者只是隱約聽說。他們和當地一些經銷商認為,這和宣傳不力有關。事實上,記者走訪了該地區的標準、上工總代理,他們都是最近兩年才開始代理這兩個國產老字號的。而寶石在這里據說也已經有商家在代理,而且市場反映也很好,但是也只是小部分企業在使用。顯然,商家在一個地區的品牌宣傳是多么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