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縫機業蓬勃發展又一年
科技創新年 如火如茶
2003年作為行業的“科技創新推動年”,全行業科技創新體系逐 漸完善,企業的科技創新工作進行得有聲有色,以新品占市場、以新品創效益、以新品樹品牌、以新品促發展已成為企業謀求發展的有效途徑。
作為行業一年創新成果的展示臺和檢閱臺的CISMA2003,企業的產品盡顯“高”、“新”的特點o“高”主要體現在無油化技術、伺服電機直接驅動、智能集成化技術的應用上;“新”主要是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如標準集團展示的產品中,大都是2003年首次推出的;飛躍集團展示的產品中90%都是機電一體化產品,公司新產品產值率達到70%以上;上?;莨たp紉機三廠推出皮革縫制的各種厚料縫紉機琳瑯滿目。
協會組織了行業專家制定《中國縫制機械行業十五期間科技開曼項目指南》。截至2003年6月30日,共有16個單位以多種形式向科支委上海辦公室申報了79項科技開發項目。為加快新產品開發步伐,協會開展了"2003年中國縫制機械優秀新產品”的評選工作,共有12個企業的24個產品成為"2003年中國縫制機械優秀新產品”。
進出口 實現順差
據海關統計,2003年1—9月份我國縫紉機及零部件對外進出總值達9.4億美元,同比增長25.3%,其中:出口5.1658億美元,同比增長42.1%;進口4.2328億美元,同比增長9.1%前三季度,行業進出口實現順差9330萬美元,全年貿易順差有望突破1億美元大關。這是我國縫制機械行業進出口首次實現貿易順差,顯示了行業整體在產品檔次、企業競爭力和開拓國際市場的能力上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
從前三季度看,我國縫制機械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步伐明顯加快,尤其是對發展中國家的市場開拓加大了力度,前三季度我國向土耳其、印度、荷蘭、伊朗、越南的出口增幅均在l倍以上,標準集團全年的出口貿易額預計達到4000萬美元,是2002年的2.67倍。企業出口產品的質量和檔次明顯提高,以工業機為例,特種機、多頭繡花機及機電 一體化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品出口增長較快,出口價格止跌回升。前三季度,繡花機出口價格平均上漲5倍,工業機出口的平均單價也上漲了44.2~/6,這表明行業出口產品的檔次正在不斷提高,質量更加穩定;企業競相降價的局面有所改善,出口市場的秩序逐步規范。
繡花機 一匹“黑馬”
電腦繡花機的求新求變成為2003年行業內躍出的一匹“黑馬” 電腦刺繡機的專業生產企業已超過100家,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蘇、山東、北京等地區,年總產量超過,-000臺的骨干企業有近十家,全國多頭電腦刺繡機年總產量超過了3臺。
電腦繡花機融人了更多的自動剪線、激光挖孔、越位刺繡等先 進技術。除了傳統的電腦繡花機外,特種電腦繡花機產品開發也非常迅速,目前市場上有電腦混合繡花機、絎縫機、珠繡機、毛巾繡花機、晶片繡花機等高新產品,其中電腦混合繡花機(在同一臺機器上可以完成平繡、繩繡和晶片繡)在技術上已處于世界領先水平。電腦繡花機的飛速發展,充分體現了機電一體化科技產品的市場優勢。目前,我國的電腦繡花機緊跟市場步伐,其范圍覆蓋了服裝、鞋帽、皮革、針紡、窗簾、床上用品等行業。
國企、民企 比翼雙飛
目前,在行業中已形成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局面,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產量占全行業的19.7%,產值占到22.7%;民營企業產量占全行業的62.6%,產值占到52.9%;三資企業產量占全行業的17.7%,產值占到24.4%。 2002年工業縫紉機首次被國家名推委列入“中國名牌產品評價”目錄。在這一活動中,標 準、上工、飛躍、中捷、寶石五家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共同獲得了“中國名牌”這一殊榮。此舉對行業品牌戰略的全面提升起到了推動作用。在浙江臺州、江蘇菀坪等產業布局相對集 中的地區,區域性、專業性、科技服務型等特色逐漸建立起來,民營企業的發展也如雨后春筍般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