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縫制商界的一株勁草
- 在福建,大大小小的縫制設備經銷商有300多家。其中,福誠、宏運被當地同行稱作兩座“泰山”,而其他大小不一的經銷商則被稱為“刀山”。曾勝利自稱自己就是在兩座泰山之下、眾多刀山夾縫中求生存的一株勁草。
先前只知道在杰克公司的體系里,有一個叫曾勝利的福建地區總代理商,能夠被杰克選中,他自然有過人之處。通過數次電話的他給我留下的是閩南商人一貫的直爽質樸而又不失優雅、甚至有些許海派商人的特質,語氣中夾雜著這個“僑鄉”居民自然流露出的臺腔。當我驅車趕往距離石獅城約數公里的東石市近郊的一座“鄉間別墅”,看到了曾勝利時,他給我的印象更像一名憨厚的農民,剃著平頭、皮膚黝黑。三十多歲的曾勝利在縫制設備行業里已經闖蕩了近二十年,他開創了福建商界改良改裝技術服務的先河。
曾勝利和縫紉機的淵源是在他小時候,當時在閩南大地有一些服裝加工作坊,要想成為一名縫紉工人必須自己帶上家用縫紉機才行,小勝利經常穿梭于表姐所在的服裝廠,竟然發現自己對縫紉機有著與生俱來的興趣和動手能力。小小年紀的他能將家用縫紉機鬼斧神差般改裝成包縫機,很快他成了一個免費提供服務的小技師。十年之后,曾勝利意識到了生存的需要,于是順理成章地成立了“恒利縫紉設備貿易有限公司”,開始了商海生涯。 跟隨曾勝利參觀他的工作室是令人愉悅的一件事,改良設備展示廳里林林總總的各類機器令人看得眼花繚亂,這里有來自各個國家的各樣特種設備,造型各異,最關鍵是功能特殊。經恒利公司改裝技術工程師們一雙雙巧手的精心改造之后,這些專用設備成為服裝企業以及雨傘生產工廠青睞的特殊機器。在一間展廳里展出了五百多臺套結機,都是作為改良用的機器。在另一間幾十平方的車間里堆放著上等的鋼材和零配件,這些是曾勝利特地從國外進口的原材料。據曾勝利介紹,恒利的改良不同之處就在于選材和技術兩大強項。技術力量的雄厚是依賴人才優勢,生于斯長于斯的曾勝利從家鄉安海鎮這個“機械強鎮”挖掘了許多老字輩的精兵強將。其實早在20前就玩改良技術的他一直低調處理,只是由于近幾年當地許多商家開始扛著“改良改裝服務”的牌子,曾勝利才將自己的這道獨家絕技奉獻出來,當客戶開始用了“利華”特種設備之后(“利華”是恒利公司成立不久的改良設備的新公司),才領教了什么叫物美價廉,貨真價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