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中國縫制機械市場營銷現狀與發展座談會議論之聲(一)
西子湖畔 共議經營之道
任何一家企業成立初始,首先面對的問題是當前與今后的發展模式是什么?又該實行怎樣的管理?然而在一些生產廠家或是經銷單位里,如何樹立正確的理念和落實完善的服務卻往往有意無意地被忽視甚至忽略了。這個問題雖然并非會議主旨,但代表們的發言無不頻頻觸及。
樹立正確的理念——“商家以利為本”。恰如商貿委胡淼海主任曾經約束經銷商的“違法亂紀的事不能做、得罪同行的事不能做、虧本的事情不能做”,北京重機兄遞縫紉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進說:“想把事情做好,必須以人為本。中國人的錢大量地被裝進外國人的口袋,除了差距客觀存在以外,便是因為我們缺乏信心,又不相互支持。中國人不要互相詆毀。”石獅宏運衣車吳良杰先生痛斥:“價格競爭就像毒瘤一樣,害得我們增產不增收。公平的競爭是活性因子,能激活市場,而惡性競爭的結果只能是惡果共食。”
建立適當的模式——吳艮杰還談到“產業鏈”的問題,即“零件、設備廠家、經銷與服裝四個環節共同組成了一個產業鏈”。在這一產業鏈中,每一企業應有自身的定位,規模并非越大越好,合適的才是最好的。“有的廠家倉促上馬,接一筆或幾筆訂單后很快倒閉了。”這是在產銷環節上的定位問題。關于產品的定位,吳良杰認為:“生存的理由在于差異,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市場火爆,有利可圖,并不意味著我們的企業就應該‘濫生濫育’,國外品牌也有危機感,變得急功近利起來,但總的趨勢是在力求鞏固。”胡淼海分析說。
“市場正變得越來越廣闊,區域性的發展也帶來機會。”寶石縫紉機阮小明董事長既樂觀又謹慎。“如印度、巴基斯坦市場特別適合中國的產品。而拉美經濟一體化后,由于非WTO國數量多,則可能形成新的貿易壁壘。SA8000的影響,以及將來可能的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影響,如不充分了解,則可能帶來不利的后果。”
實行嚴格的管理——與會者要求商貿委主持公道,如來自濟南華東縫制設備有限公司
的周長鈞總經理建議:“可以成立各省的商貿分會,統一發揮作用,對不良現象進行通報乃至制裁。”
企業無不想做大做強。來自北京的經銷商楊義安先生則講了“要努力做到規范化、程序化、制度化和專業化”的道理。首先還是“面對供不應求的形勢,如何理智地對待”。田理事長形象地說,“要從夫妻店、游擊隊走向正規軍,補足與現代企業之間的差距。”并肯定“其中有些已成為有基礎的、骨干的、有發展的企業”。“日本產品以穩定的價格經銷多年,誰降價促—銷就取消他的經銷權”。這是建立在對自己產品充分的信心上,又從策略和管理上保證了廠商和經銷商的利益。
落實完善的服務——完善的服務是生產和市場份額的補充。有了品牌的大樹才好乘涼。楊義安認為:“重機成功的經營之道就在于重服務。”這正說明了過硬的產品和完善的售后服務相得益彰的關系。也許正是因為存在利潤空間,才可能有一流的服務。如何贏得和保持這一空間需要“企業和經銷商之間的溝通,大行業的意識”和“營銷商提高自身,包括資金、信譽等的綜合能力”。
“每一個企業都是企業鏈上的一個環節,要有自己的貢獻,不能相符的就要被淘汰,被拋棄,是不能埋怨的。”吳良杰的話是中肯的。而對于一個具體生產或經銷企業來說,上述各項又都成為自身生存與發展的不可分割的關鍵。與會者能坦誠相見,交流經驗,哪怕是激烈的爭論,仍是不可多得的真經,也可謂本次會議的成功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