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國產設備“把脈”
對于現有的國有、集體和民營企業來說,尤其是對吸納了大量勞動力的眾多小型企業來說,要想求生存、謀發展就必須促進技術進步、更新設備、樹立品牌戰略,將價格戰限制在一定的水平。
理順競爭秩序
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由于企業用電增加,導致電力不足,使企業生產受到嚴重影響。同時,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使企業生產成本進一步增加。去年原材料價格均比上年同期有較大幅度增長,使整機的價格上揚,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同時,國內企業間的價格戰連連不斷,整機售價持續走低。反映在出口方面的問題更為嚴重,企業間相互壓價使出口產品的單價越來越低,這不僅沒有給企業帶來利益,反而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既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也影響了企業的經營和效益,對于中國企業的發展壯大極為不利。尤其在越南市場,近年來由于我國一些中小企業為了爭奪市場份額不惜采取低價競爭的手段,造成國內同行之間競爭加劇,最終導致許多大企業忍痛退出越南市場。
建議有條件的企業針對不同的市場需求,避開低價進入策略,采取符合企業自身情況的產品策略、定價策略、渠道選擇策略和促銷策略,使國產品牌在目標市場上形成多品種、多層次、高質量的百花齊放的局面。我國企業應真正從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努力提高出口產品的質量和附加值,把“價格戰”轉變為“價值戰”。形成符合現代經營理念的新型競合關系,在國際市場上組成“中國軍團”,實現我國縫制機械行業由大變強的戰略目標。
注重樹立品牌
從墨西哥、巴西的情況看,大型服裝企業很少使用中國的縫紉機,在中小型服裝企業中,我國產品所占比重也不是很高,這是因為我國的產品質量還不十分穩定,整體水平與德、美、日還存在一定差距,在品牌創建方面也存在不足。我國的縫制機械產品要想在中南美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首先就要樹立牢固的品牌認知度,通過市場研究和市場細分,了解和把握消費者差異化、個性化的需求,密切與經銷商的交流和溝通,要培育和傳播企業文化,依法經營、誠實守信,努力維護國家聲譽,擴大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提高我國企業和國產品牌的整體形象和良好認知。
一個國家,有沒有、有多少叫得響的名牌產品,有沒有、有多少具強勢競爭力的大企業,是這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其國際地位與影響力的直接決定因素。推進名牌戰略,讓“中國名牌”叫響全世界,是歷史賦予的重任o 2003年9月1日,中國名牌產品暨質量興市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名牌戰略的實施,使國產縫制設備的市場占有率、美譽度迅速提升。“中國名牌”產品的誕生,縮短了國產縫制設備沖擊世界名牌的時間距離,也為50家、500家乃至更多國內企業推進名牌戰略、實現產業報國的夙愿樹立了榜樣,增強了信心。這是縫制設備行業從世界大國走向強國征程上具有歷史意義的一件大事。名牌戰略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是一項長期的戰略舉措。我們必須樹立更加強烈的名牌意識,樹立讓中國名牌響遍全世界的雄心,制訂出目標更加明確、競爭意識更加進取、科學而又切實可行的名牌長遠發展總體規劃和具體實施方案,抓好產品質量,步步為營,為早日實現國產縫制設備強國夢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