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服務產權當家 蘇南沃土開出奇葩
編者按:2004年5月28日,江蘇省菀坪縫紉機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舉行剪彩儀式,正式掛牌。做為技術服務公司的成立,這是我們行業里的第一家,引起了業內的廣泛關注。協會田理事長也幾次說到,這是我們行業的一個新生事物,要關注和鼓勵這樣企業的發展。到目前為止,這家公司成立已經兩個多月了,本刊就企業的成立和發展的相關情況電話采訪了潘總,請他談了一些運作新公司的構想和體會。
蘇南沃土催生嬌艷花朵
江蘇省吳江市的菀坪地區是縫制機械生產廠家比較集中的一個地區,有零件生產廠家近200家,整機生產廠家30多家。尤其是近年以來菀坪縫制機械產業發展十分迅速,逐漸成為地區經濟板塊的一個重要支柱。2003年江蘇省計經委提出重點培育20個產業集群,菀坪縫制機械產業板塊也劃為其中一個。
政府為了扶植這個產業的發展,同時也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對于新成立的公司給予一定的資助。一時間,新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出。問題也接踵而至:這么多的公司,一下子去哪兒聘請一大批有著較高開發設計能力和豐富經驗的技術工人呢?政府繼續關注著行業發展的新動態。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呢?如何幫助這個產業更加順利地發展?政府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在今年2月份出臺了一份意見書,其中一項就談到要構建技術服務平臺,這個構想也給解決縫制機械產業技術人才緊缺問題帶來了曙光。政府提出,他們可以資助成立一個技術服務公司,利用現有的技術力量,實現技術資源的共享,從而推動這個地區縫制機械行業的長足發展。
這樣,由政府引導、私人出資為主體的技術服務公司的成立馬上就提上了日程。為什么選擇蘇州市菀坪縫制設備有限公司呢?主要是因為這個公司以前是做零件的,后來轉向做整機,技術比較全面。在近三十年的發展過程中,他們始終堅持質量第一,不斷在縫制機械設計、制造、試制等方面的技術上追求進步創新,積累了豐富的寶貴的經驗。利用一家公司的技術資源為這個地區的行業服務,這也是知識資本和人力資本的高效運轉。而潘總也對技術服務公司的前景非常看好,就決定把以前公司的技術開發部拿出來組建成立新公司。這項構想就此落到了實處。所有的準備工作就緊鑼密鼓地開始了。
至此,一個由潘總為主要出資人的民營性質的技術服務公司宣告成立,服務的對象主要是需要技術支持的各類縫制機械生產廠家,尤其是菀坪地區的。服務項目主要包括新產品的開發、試制,產品使用過程中的技術問題的解決,技術人才的培訓等等。吳江市政府資助了一筆科技開發經費,并且在三年之內免稅。另外對公司技術服務工作的開展也制定了一些運作規則,而且,在新公司和大專院校的合作中起個搭橋牽線的作用,提供了很多支持。
銳意革新邁出穩健步伐
菀坪縫紉機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具體的運作雖然由蘇州市菀坪縫制設備有限公司來進行,但是這兩個公司都是獨立法人,獨立核算,沒有任何附屬關系。以前公司的技術開發部拿掉了,新產品研制也要委托技術服務公司來做,履行和其他合作伙伴一樣的手續。技術服務公司的費用收取,一部分來自政府,一部分是在與合作方簽約時約定的酬金數額,比如說按開發成本的一定比例收取。開發成功以后,知識產權歸委托方所有,技術服務公司無權轉讓。這樣,從產權界定上來說就非常地清晰。一方面,對于一些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比較淡薄的企業,這種方式從根本上有利于為企業樹立知識產權自主意識;另一方面,技術創新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通過這樣的方式,不斷提高企業自身的綜合競爭力。
從公司成立以來,就不斷有附近的生產廠家來咨詢生產過程當中的技術問題。在咨詢、交流的過程中加深了對技術服務公司的了解。就在近期,潘總的技術服務公司就要簽下第一筆研發新機器的單子了,談話的語氣中聽得出他的愉悅和樂觀。他的自信也是有理由的。蘇州市菀坪縫制設備有限公司和江蘇科技大學已經有了較長時間比較固定的學習交流合作。每年,江蘇科技大學的學生都會來廠里參觀流水線,進行實習,幫助廠里的技術工人解決一些問題。而且,學校推薦畢業生到這樣的企業工作,潘總這里也接收了不少本科生,研發實力比較雄厚。特別是在籌建新公司的過程中,潘總花大力氣聘請了已經從國有企業和中外合資企業退休的有著幾十年從業經驗的老師傅來主持大局,解決起問題來得心應手。最近,他們研制的產品正在報批國家新產品,另外有四項專利報批,“曲折縫針桿垂直移動”已經批下來了。所以他說,雖然技術人員比較緊缺,可是我們這里的技術力量相對來說也不薄弱;另外,高級技術工人的引進這項工作我們一定會持續地抓下去。
充實自身更好服務行業
談到技術服務公司的長遠發展,潘總說,他們也正在考慮加強信息服務工作的力度。其實,在許多企業來了解的過程中,他們就要提供很多的信息。比如說,開發一種新產品,目前的行情怎么樣,技術含量高不高,性能價格比的估算,開發的風險系數是多少,綜合評價選擇的產品是否符合市場的需求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都要進行探討和論證。所以,他們首先要在情報方面做好工作,才能真正地扶植企業發展,引導企業走上科技創新的道路。
末了,潘總說,行業的良好的發展形勢給了我們這樣一個契機。我們希望通過大家的努力能探索出一種比較優化的模式,來把它進行推廣,從而,不僅是對菀坪地區、江蘇地區服務,真正有一天能做到為全行業服務,這就是我們不懈奮斗的目標。
萬事開頭難,新公司的許多事情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如何盡快地加強技術人才的引進?如何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務?如何做好與生產企業的交流互動從而達到“雙贏”?潘總的自信應該會給我們一個令人滿意的回答。
編后語:江蘇省菀坪技術服務公司的成立至少在目前看來,不失為一種有益的嘗試,在行業里起到了一定的借鑒作用。對于一個地區板塊經濟來說,如何集中技術優勢,扶植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可操作的模式;對于提高知識產權自主意識開拓革新思維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從根本上來說,對于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把我們的行業從大做強有著巨大的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