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會長開出行業藥方
積極備戰后配額時代
廣東虎門鎮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譚志強
進入后配額時代,國際競爭將更加激烈。雖然我們具有制造上的比較優勢,但世界服裝業的品牌創新中心、市場控制能力、新技術新材料等知識產權仍然主要在發達國家手里,為此,中國服裝業必須實現戰略轉型,大力發展自主品牌。
2003年中國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2020年將達到3000美元。中國服裝業已完全進入買方市場,對服裝的消費需求明顯出現多層次、時尚化、個性化特點。而虎門服裝業在目前的制造成本優勢面臨各種挑戰,這就使虎門服裝業繼續走粗放型老路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面臨原料資源條件不足的制約。由此可見,“品牌之路是虎門服裝業今后發展的“華山之道。
虎門現有上規模服裝制衣企業1200多家,年產服裝兩億件套,銷售額達120億元。虎門服裝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均具有相當的影響力。但后配額時代,虎門服裝企業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品牌基礎差,虎門服裝整體還可以,但單個品牌在各國乃至世界叫得響的不多。虎門有4000個商標,時至今日僅有7個廣東省名牌,4個廣東省著名商標,至今還沒有一個中國名牌乃至世界名牌;二是意識上有差距,人家沖進來已成定局,但我們的企業對沖出去的意識還不是那么強烈;三是我們的企業還缺乏外貿型人才。大部分老板還不是非常清楚怎樣和外國人做生意,缺乏一定的經驗。
如果說之前因為配額使中國紡織品貿易相對平靜,那么后配額時代的到來帶給中國的會是更大的沖擊。
慎對紡織服裝無配額
深圳市服裝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沈永芳
長期以來由于配額限制,中國紡織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優勢并沒有得到充分釋放。隨著后配額時代的來臨,阻礙中國紡織品出口的最大障礙將不復存在,各國服裝市場的大門將向中國敞開。
但與此同時,中國服裝企業由巨大市場和廉價勞動力構成的優勢也會隨著經濟一體化而逐漸削弱,外國企業同樣可以享受廉價勞動力帶來的生產成本的降低,也同樣可以在中國廣闊的市場銷售產品。中國企業要參與新的角逐,必須進一步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中國紡織品要想抬高身價,登上“大雅之堂與發達國家的商品試比高,就必須在創國際品牌和高附加值上狠下功夫,通過提高產品的檔次、質量,樹立越來越多的在國際市場上叫得響的品牌來與國際名牌競爭。作為全國紡織服裝生產和出口基地,深圳紡織服裝企業日漸成熟,并能冷靜面對“無配額時代。
對深圳服裝企業來說,目前,情況還不明朗,企業持平和心態,密切關注形勢變化,冷靜迎接“無配額時代的來臨。可以預計,明年國際市場格局將發生大的變化,對深圳還是全國范圍的服裝出口企業來說,新一輪洗牌不可避免。與江浙一帶企業建新廠增生產線,擴大產能相比,深圳企業相對冷靜,目前還沒獲悉有企業新建工廠,大部分企業謹慎看待利好,正密切關注形勢變化。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紡織品配額取消就成了中國紡織品行業預期中的“重大利好。但當“利好即將“兌現之時,卻出現了部分地區紡織服裝業盲目擴張產能的現象,令人擔憂。
冷靜應對后配額挑戰
廣東中山市沙溪鎮黨委書記、中山市沙溪鎮制衣商會名譽會長胡永康
隨著后配額時代的到來,國際紡織品服裝貿易競爭將形成新格局。各國可能會設立形形色色的各種貿易壁壘,給我國出口企業帶來成本和風險的增加,這對我國服裝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單純依靠數量的增長很容易招致貿易保護,所以目前我國服裝業面臨的迫切任務是調整自己的產業結構,增加其附加值和科技含量,樹立自己的品牌,將“中國制造上升為“中國品牌。中國廉價的勞動力固然是目前中國制造業的巨大優勢,但從長遠來看,隨著先進技術、先進工藝和自動化設備的采用,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將會逐漸減弱,品牌競爭已成為國際競爭的主要形式,鍛造企業核心競爭力要靠品牌取勝。這就要求我國的企業在生產標準、品牌管理、物流供貨方面都達到國際級的水平,要力爭在高性能、高功能、高文化品位的國際服裝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擁有屬于自己的響當當的品牌,在國際市場站穩腳,發展中國服裝業。
“后配額時代的新市場規則將越來越多地沖擊原有的產業模式。作為中國重要的休閑服裝生產基地、中國休閑服裝名鎮,沙溪的服裝行業正處在承上啟下的轉折關頭,如何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已成為新階段必須正視的課題。
沙溪將堅定不移地走以休閑服裝業為主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我們要在行業內形成表率,壯大產業集群的規模,提高產業集群的素質,塑造更有特色的品牌。在關注產量、質量和規模的同時,加大物流配送、服飾文化、設計水平、媒體關注程度和地方政府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