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機“量化”生產控制
重機(JUKI)產品以其優異穩定的質量,在業內及服裝生產企業有良好的口碑和廣泛的使用。重機并不以此為滿足,像許多國際知名品牌一樣,重機在售后服務方面給與了足夠的重視,涉及的內容包括生產設備配套指導、技術培訓、縫制輔助器的開發以及管理方面的經驗傳播。JUKI 株式會社縫制研究所以其理論與實際的研究成果,通過各種方式給予客戶直接或間接的支持。比較有趣的是面臨企業的現代化進程和商品經濟運作模式的局限,上述研究成果體現出相當的客觀性與靈活性,如在關于流水線系統建設的論述中,為了能使作者獨具匠心的設計在規模與檔次參差不齊的中國企業得到廣泛適用,在操作層面即將分工與不分工兩種操作方式分別羅列,在流程設計上也就流水作業與非流水作業各自的優、缺點做出對照分析,以供制衣企業參照比較后斟酌采納。
實際的問題是,無論企業規模大小,設備的先進程度如何,從經營管理的觀念、手段以及分析統計,都不得不將效率置于首位。效率的優劣在于(生產)行為與(消耗)成本的比值,即如所謂ABC (Activity Based costing)管理所基原理。成本之中,除開能源、材料等硬性成本,包括管理成本、工薪開支、作業周期盡皆與時間相關,這也是顯而易見的。限于篇幅,本文僅就工場(車間)生產環節效率研究與控制問題的相關術語,做名詞解釋性質的闡述,并將不限于重機的許多世界知名企業經營理念、管理手段、創造性思維陸續推出,以饗讀者,謹望能對業內有所裨益。
工作研究――針對某項作業,通過細致周密的調查分析,判定實際所需工作時間;
工序分析――按照加工順序,對業務流程直至材料變化過程的分析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全工作流程的合理性;
動作分析――對縫制作業人員手、腳、眼及身體其它部位動作進行詳細的分析,剔除其中不必要的動作,重新對必須的動作做出合理的安排組合。該項分析可以設備布局以及工序時間限制提供數據參考;
時間研究――根據動作分析的結果,決定關鍵工序的作業順序、所需時間;
同步化 ――在分工上確定每一位作業者承擔的平均作業量,用時間予以表示,是為平均加工時間;
設備布局――從接受原材料開始,到產品出廠為止,關于工廠的全部工序,擬定使用材料、半成品,以最快速度流動,使各工序的搬運量最小,使建筑、機械設備達到最合理的布局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