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億美元的誘惑
根據越南貿易部報道,截止到今年9月22日,越南向歐盟的服裝出口額已達5.20億美元,非配額服裝出口達到1億美元。另據資料顯示,今年越南計劃出口價值將達42億美元的服裝,其中向美國、歐盟和日本的出口額將分別達到20億美元、10億美元和5.5-6億美元,其他市場的出口額達6億美元。毫無疑問,越南正逐漸成長為全球最主要的服裝出口市場之一。
越南紡織成衣總公司表示,越南服裝業必須升級設備,以便生產出迎合美國、歐洲、日本等市場需求的優質時裝。為此,越南服裝業將斥資約合23億美元提高縫紉技術。 蓬勃發展的越南服裝業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外縫制企業,他們紛紛搶灘越南市場,尋找商機。Pegasus縫紉機公司于2001年在越南開設了代表處,2002年在越南的營業額已達600萬美元。日本“重機”和“兄弟”公司也在越南開設了代表處,準備投入長期運營。面對來自越南市場的誘惑,業內人士指出,我國縫制企業應該抓住這一機遇,擴大對越南市場的出口。
我國縫制產業這些年來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尤其是常規產品已經基本達到國際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這些產品由于價格低廉,在東南亞市場上很有銷路。但是越南市場的情況與其他一些東南亞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有所不同,由于服裝主要出口美國、歐盟和日本等地,以及歷史上曾經是法國的殖民地等原因,越南對服裝的品質要求較高,出口服裝的質量也得到高度賞識,因而對縫制設備的要求較高。目前越南國有服裝企業使用的大部分是日本“重機”、“兄弟”等一些知名品牌的二手設備;在越南投資的韓國、中國臺灣的服裝企業使用的也都是韓國和中國臺灣生產的設備。
現在隨著越南對外開放程度的加深,服裝業迅猛發展,對縫制設備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給我國縫制企業帶來了很大的機會,目前“標準”、“飛躍”、“寶石”、“杰克”、“通宇”等國內知名企業正在大力開拓越南市場。他們在越南的銷售已經有了很大進展,“寶石”于1995年就已進入越南市場,年銷售額達100多萬美元,“飛躍”于2002年進入越南市場,2003年銷售額已達到200萬美元,“杰克”在去年下半年才進入越南市場,累計銷售額也達到30多萬美元,他們已打算派專人長駐越南。“通宇”國際貿易部經理謝建方說,通宇雖然很早就已經進入越南市場,但當時并不是他們的重要市場,去年才全面進入越南市場,銷售額直線上升,據估計,今年通宇在越南市場的銷售額將比去年上升50%。
據他介紹,從去年開始越南服裝企業對中國縫制設備的接受程度開始有所提高,但主要是平縫機、包縫機、繃縫機等常規產品。總體來說,我國縫制設備在越南的占有率還比較低,要想在越南取得更大的市場份額,我們還需要很長的時間,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據了解,越南的服裝廠大大小小已經有2000多家,相當部分是韓國、中國臺灣、新加坡、中國香港,甚至是中國大陸的投資者在越南開辦的工廠,加速了越南服裝貿易的增長,也加大了對服裝設備的需求。現在為實現未來五年內產量增加20%的目標,越南紡織服裝業將需要新建1600個新廠或車間。在此期間,越南將集中財力引進現代化的先進技術和專業化水平高的生產設備,鼓勵外商投資紡織服裝機械及零配件生產,逐步實現組裝制造紡織服裝機械產品。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縫制機械工業要想在越南占領更大的市場,必須走品質路線,以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贏得客戶,不能在內部打價格戰。在越南市場上,前一段時期由于我國一些中小企業為了爭奪市場份額不惜采取低價競爭的手段,造成國內同行之間競爭加劇,致使一些企業不得不忍痛退出這個市場,這是讓我們痛心的經歷,對此,大企業應在增加產品附加值上下工夫,開發中高檔產品,避開與中小型企業的正面沖突,在越南開拓新的市場空間。各家企業應該聯合起來,形成一種合力,以“中國制造”的整體形象共同開拓越南市場。
背景鏈接
越南十分重視紡織服裝業發展,視該行業為出口創匯的主要力量,全國紡織成衣總產量的80%以上供出口。越南于1993年開始出口紡織品,出口額連年增長,年均增長23.8%,2001年出口額達20億美元,2002年27.1億美元,2003年達36.3億美元。越南紡織成衣市場遍及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分為配額市場和非配額市場,配額市場現包括歐盟、加拿大、土耳其和美國。
越南生產加工服裝出口國家和地區主要是美國(30%)、歐洲、日本、加拿大、韓國、中國臺灣和香港特區等,2004年的總出口目標是42億美元。越南現為美第七大紡織品進口來源地,列中國、墨西哥、巴基斯坦、印度、柬埔寨、巴西之后。2003年越南對美出口24.8億美元,比上年數量增加131%,金額增長161%。歐盟是越南的第二大服裝出口市場,僅次于美國。越南向歐盟和美國市場的服裝出口占越南今年前8個月服裝總出口額30億美元的三分之二。根據越南貿易部的統計,在今年的前9個月,越南出口了34億美元的服裝,同比上升了17.6%。日本是越南第三大服裝市場和最大非配額市場。自1998年以來,越南對日出口服裝也各國對日出口第五,主要包括和服、西褲、襯衫、運動服等。美國將越南的服裝競爭力排列在服裝生產大國中國、印度和巴基斯坦之后,越南的服裝質量得到高度賞識。
越南服裝業的優勢是,人力資源豐富,勞動力廉價,加工成本低,產品有國際競爭力。近兩年來,越南的服裝廠大大小小已經有2000多家,相當部分是韓國、中國臺灣、新加坡、中國香港,甚至是中國大陸的投資者在越南開辦的工廠,加速了越南服裝 貿易的增長,也加大了對服裝設備的需求。為實現在未來五年內產量增加20%的目標,越紡織服裝業將需要新建1600個新廠或車間。
越南“2001-2010年紡織服裝業加速發展戰略”中提出將越南紡織服裝業發展成為出口創匯的主力軍,服裝業將大力推進國營服裝企業股份制改造,加強時裝樣品設計工作,改進生產和質量管理,提高生產能力,減低成本,提高越南服裝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集中財力引進現代化的先進技術和專業化水平高的生產設備,鼓勵外商投資紡織服裝機械及零配件生產,逐步實現組裝制造紡織服裝機械產品。按照規劃,越南政府計劃用十年的時間,即到2010年分別在海防、北寧、新安、太平、清化、峴港、廣義、平陽、龍安、同奈、芹苴等11個省市建成11個紡織服裝工業園。目前,新安、平陽、峴港三個園區已在建并初具規模。2001-2005年所需投資總額約35萬億越盾(約23億美元)。到2010年出口額:80億—90億美元。2006-2010年階段紡織服裝業所需投資總額約3萬億越盾(約2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