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明年來杭大買服裝
美國專業買家團要來大采購了!記者昨天從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杭州市分會獲悉,明年5月23日至25日,一批美國專業服飾買家將來杭州采購服裝、面料、輔料等。
訂單時代來了
據悉,此次來杭的美國買家均從美國ASAP國際紡織服飾展長期專業買家庫中挑選出來,每位買家的年營業額均在1000萬美元以上。
有關人士介紹,紡織品配額一個月后將被全面取消,美國買家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出行的,同時,浙江企業也已經全力以赴在做準備。
萬事利集團公司副總裁屠紅燕透露,該公司一年前就開始為進入紡織品后配額時代做準備了,“增加了兩個生產車間,多招了30%的員工,并與老客戶加強了溝通。”杭州長林西服有限公司董事長戚長林也表示,增加設備、擴招員工已是浙江服裝企業老總們本月工作的重心。
據有關部門統計,2003年浙江省僅服裝、衣著附件、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的出口額就高達155.3億美元,占全省外貿總出口額的37%以上,紡織行業對浙江省經濟的影響舉足輕重。浙江不少企業預計,取消配額后,紡織品、服裝的出口競爭力將會得到充分釋放。
冷靜對待眼前這桶金
有關業內人士認為,紡織品配額的取消,并不意味著全球紡織業市場的全面放開,機遇與挑戰并存,訂單時代來了,但也要冷靜對待眼前的這桶金。此次采購活動美國承辦方的負責人李清影女士給浙江服裝企業提出了兩點忠告:一是按游戲規則做事,二是加強與老外的溝通。她提醒浙江企業,美國買家一般事先看中五六家供貨企業,經過較長的考察期才會下單,中方企業最易犯“急躁”的毛病,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做事的風格也不同,可以發郵件向對方介紹企業最新設計的款式,但記住千萬不要催促對方下單。
面對浙江服裝企業紛紛加大生產力度的局面,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金明路提醒道:一擁而上的做法是極不可取的,會導致浙江企業之間的自相殘殺、相互壓價,“成本低了,產品的檔次上不去,就算出口數量大增,外匯收入也不會增加很多。”他建議有關行業協會(組織)適時出臺自律條例,協調各個企業之間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