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國縫紉機技術水平 今后應注意什么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轉眼間在杰克過了一年多。說句心里話,在來中國之前心里有些擔心,可是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覺到周圍的人都非常的親切。
我所探討的題目——為提高中國縫紉技術水平,今后應注意什么?僅僅是我個人的看法。
我的專業是包縫及繃縫,因此我的主要話題是以環縫為中心。
關于日本縫紉機的開發經過
日本最初是從仿制德國、美國開始制作縫紉機,那時,日本為能趕上并超過德美的技術而拼命努力著。
樹立目標后,經過30~40年的時間,日本制造商們對縫紉機的各零部件及功能充分了解后,開始加入自己的創新技術對機器進行改良,從此逐漸脫離仿制,開始了縫紉機的自主開發。
日本自主開發縫紉機的最初階段,最重要的目標是使縫紉機達到最高轉速。
縫紉機達到最高轉速的基準:設定最高轉速進行運轉,對縫紉機的各機構強度、表面是否卡死、耐久性是否良好、有無超噪音等問題進行確認,至少保證各個機構面沒有問題。
下面是日本開發包縫機最高轉速的歷史記錄:
1950年為4 500rpm;1963年為6 500rpm;1975年為7 500rpm;1982年為10 000rpm。
日本大概用了近30年時間使縫紉機轉速達到10 000rpm。不過,在達到最高轉速后到今天的20年內,日本目前的最高轉速仍是10 000rpm
10 000 rpm轉速的縫紉機開發后,日本為什么不再開發轉速比這更快的縫紉機了呢?原因考慮到如下幾點:
一、縫制品曲線多,直線達到10 000 rpm的工程少;
二、高轉速對操作人員來說操作有一定的困難,難以控制;
三、縫紉機速度快以后,針穿過針織品時,容易發生布料斷線現象。類似這樣的問題很難解決。
經常使用10 000 rpm的工程,有縫被子、褲子包邊等,利用這個工程不用擔心布料斷線。
目前,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服裝廠,縫紉機轉速8000rpm已足夠用。10 000 rpm的縫紉機,以前在美國使用較普遍,但現在美國服裝廠很少再用,實際上最高轉速10 000 rpm的縫紉機已不再受歡迎。
因此,為滿足全世界縫制工廠的需求,為能讓客戶滿意,我們應該開發所有系列產品,如無油機、兩個功能合并成一個功能的縫紉機,力圖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提高產品質量.
因此,根據上述情況最高縫速目標已不必達到10 000rpm。
關于可縫性能的研究
縫紉機達到最高轉速并安裝后,最重要的便是可縫性能問題。
縫制性能主要表現為線跡是否漂亮、柔軟、穩定,有無跳針、斷線、起皺等問題。
對縫制性能有直接影響的是線架及過線零件的形狀及尺寸。到目前為止,關于可縫性能的零件,大多數人都認為過線及線架成本低,對縫制性能不會造成影響,其質量因此不被重視。實際上,縫紉機形成的線跡是否漂亮,過線零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過線及線架機構的質量很重要,如過線機構質量不好,尺寸達不到要求,就容易發生跳針、斷線,很難形成漂亮的線跡。
對于縫紉機的機構,必須把握尺寸的測定及材質的分析、表面處理等相關問題。
對于可縫性能的分析理解及在縫紉機理論表達上,日本制造商花費了大量的時間。
簡單地說:一般是在縫紉機靜止的狀態下測定縫紉機線的張力,很少在縫紉機運轉時去測定其張力。
但不測定縫紉機運轉時的張力,就很難解釋可縫性能的狀態。縫紉機運動時線的張力的強弱與線跡、跳針、斷線等問題關聯很大,如果沒有大量的測定數據要想理解其所以然是相當難的。
另外,過線和線架的形狀及尺寸,在相同的針桿機構中,是隨著彎針機構運動量、軌跡同步的變化而變化的,過線和線架形狀尺寸也不一樣,怎樣去改變線跡已成為今后的重要課題。
從另一角度看:一般的縫紉機使用過線的同時,利用彈簧和盤之間磨擦力形成線跡,與自動拉緊線過程同時起作用。
形成線跡:按過線的形狀及尺寸,縫時根據張力的強弱變化,可以形成柔軟漂亮的線跡,另外,改變針圈的大小也可以改變線跡。
供線:張力過弱,線跡的線量過多;過強,線跡線量過少。換而言之,張力的強弱直接影響線跡是否良好。
因此,縫制后再次進行數據測定,很難準確地得出此前所測得的數據。
關于以上原因的相關研究論文相當少,目前,與平縫相關的這樣的論文有一些,但也不是很多,日本各個制造商把其作為技術密秘、內部資料,從而很少公開。
另外,客觀地說,現在的中國縫紉制造商主要注重能縫就行,關于可縫性能的觀念,日本和中國還存在一定差距。
問題的解決對策:現在已在家用機上,按強制供給一針前必要的線和拉緊線分別作用在同一管內,利用少量的張力實現線跡穩定漂亮,皺折少。
日本有幾家工業用縫紉制造商以提高可縫性能為目的,已著重開始在自動供線方面的研究。目前工業用縫紉機自動供線還未成品化。我認為中國在不久的將來,加強這方面的研究對新品的開發是非常必要的。
關于自動機的開發及經過
過去的自動機
自動縫紉機一般有以下幾種:
一、工作人員將布料放好,按鍵,機械自動控制布料,縫制完剪線后,將縫制品自動疊好;
二、一個操作人員同時可以操作2~3臺機器;
三、一臺自動機裝有2種縫紉機,自動完成2個工程;
四、縫紉機自動揀起布料??p紉機能感知有無布料,自動放好并完成縫制品(這種型號,只作展示用,實用性不大)。
以上所述的機械叫自動縫紉機,使用以上機械可以提高生產量,適合制作小品種、少批量產品。
1980~1994年左右,隨著美國人工費用的高漲,類似這樣的自動機的需求開始增加。日本為了不輸給美國,集中精力致力于自動機的開發。1990年左右,日本在美國縫制產業市場新設自動機開發部,決心要引進美國自動縫紉機。
但是,美國縫制產業的生產基地已轉向中南美等國家,那里勞動力富足,勞動成本低,價格昂貴的自動機在那里不受歡迎。其結果是造成日本自動縫紉機大量庫存,直至銷毀,制造商們損失慘重。
使用環縫的自動機的種類和工程:
一、包縫,約1~2萬美元
一層布料包邊:一根針包縫機;褲子兩層合縫:安全縫。
二、T恤及襯衫卷袖,約5萬美元
一根針包縫;兩根針兩重環。
三、T恤及襯衫下擺卷邊,約7~8萬美元
一根針包縫;兩根針兩重環。
四、T恤及襯衫袖縫,約3~4萬美元
兩根針包縫。
五、T恤襯衫袖卷邊及袖倒回縫,約13~16萬美元
一根針包縫﹢兩根針包縫;兩根針兩重環﹢兩根針包縫。
以后自動機的工程,10年前大概就是那個價格。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