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配額時代 中國服裝企業不做嫁衣求自立
- 在商場里如果一個中國品牌價格很高,就會有人發出"國內的品牌為什么賣這么貴"的疑問。中國的品牌為什么不能賣得貴呢?一個為全世界做衣服的服裝大國,為什么沒有一個在國際上叫得響的品牌?正在北京舉行的第13屆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上,中國的服裝企業不約而同地發生了同一種聲音---創立中國服裝自己的品牌。
統計表明,我國服裝業有很多世界第一:加工能力第一、生產能力第一、出口量第一、出口額第一。但中國的服裝品牌已逾十萬,卻沒有一個能享譽全球。另一方面,在當今服裝界,商標洋化和傍名牌之風勢頭不減。在新的形勢下,中國服裝業如果不加快培育強勢自主品牌,便會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生存空間中面臨極為嚴峻的考驗。
后配額時代的利與弊
2005年1月1日起,紡織服裝配額取消,中國服裝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后配額時代"。專家斷言,我國的服裝生產加工業實力雄厚,已能夠加工國際上任何一個著名品牌,實際上多年來也已加工過幾乎所有的國際名牌服裝。配額的取消讓更多的國外企業,尤其是那些覬覦中國市場已久的國際知名企業有了更為簡易而可行的進入途徑,他們在對中國服裝市場摸了多年的底之后,搶灘中國市場的野心越來越來明顯。
在新形勢下,整個產業的架構及市場結構都面臨新的重組考驗,我國市場上為數眾多的服裝企業正面臨極大的考驗,優勝劣汰之后,存活下來的企業必將走向分化的兩極:一類是品牌營銷型企業,一類是生產加工型企業。兩類企業將各有市場,做得好將各有發展的上行空間。
首先,國外品牌企業很可能會選擇國內生產技術實力強的企業搞品牌輸入、技術輸入和管理輸入的合作,這些外國成熟品牌的"嫁接"進入,將使中國服裝業脫胎換骨,整體水平再上一步。但是,這種嫁接出來的新品牌起點高、競爭力強,必將給國內市場帶來新的沖擊。這就意味著國內企業必須在品牌經營理念上、在營銷網絡建設上奮發自強,鍛煉出與國外品牌相抗衡的能力。
其次,原來那些可以較為容易拿到配額,并以此為優勢靠出口加工為快捷生意途徑的國內企業,也正在一步步地喪失自己的"陣地",于是,這些企業中的大部分成員已經開始了他們開拓國內服裝市場的步伐。
美爾雅為何重返國內市場
在第13屆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上,人們驚奇地發現,曾經在國內服裝市場上風光一時的湖北美爾雅集團,在沉寂了四五年之后,再次重返國內市場,引起了中外服裝業界的關注。
美爾雅集團作為我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的高檔西服企業,曾有過一段主業興旺發達、輔業涉足面廣的快速發展好時光。企業從服裝向紡織、生物制藥、汽車出租、期貨經紀、餐飲酒店等擴張,子公司曾達55家之多。然而,此次重新亮相的美爾雅集團已有33個子公司從"美爾雅"的序列里消失了。
對此,美爾雅集團董事長楊聞孫揭秘,這是美爾雅實施"瘦身"戰略的結果。
據介紹,美爾雅品牌雖然先后榮獲過"中國十大名牌西服"、"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十大名牌服裝"、"歐洲質量獎"等稱號,但各子公司因管理水平和市場經驗等因素,并沒有使美爾雅品牌增值,反而造成品牌市場價值的縮水,在激烈的競爭中淡出了國內市場。
面對出現的國有大型企業通病,楊聞孫很快研究出主輔分離、輔業改制、盤活存量資產、挖掘品牌潛力的良方。兩年間,楊聞孫撤并了33個非主業機構和虧損企業,全力做精做強高檔西服加工出口業務。"美爾雅"還創立了國際貿易進出口有限公司,在穩定日本市場的基礎上,大力拓展歐美、東南亞、南非市場,很快使美爾雅產品出口到了31個國家和地區。
然而,要想在紡織品服裝競爭中取勝,價格已不再是惟一的因素,質量、潮流、創新以及品牌的聲望等已變得越來越重要。中國服裝要想走向世界,必須學會嫁接,把國際品牌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方法等學到手,直接借用已有的現成東西,來發展自己的民族品牌,彌補我國服裝業起步晚發展慢的不足。
杉杉多品牌戰略受矚目
隨著新的經濟形勢和市場的發展,"一個品牌打天下"已成為昨日舊夢,而不間斷地孵化出一個個獨具特色、目標市場清晰的成功品牌和品牌企業,多層次開拓市場,最終以品牌團組占領更為廣闊的服裝市場,才能拓寬集團的發展和生存空間。
在杉杉集團日前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董事長鄭永剛公開聲稱,到2010年杉杉集團服裝板塊至少要擁有30個不同風格和定位的品牌,且其中60%為國際品牌,要做成一個服裝品牌的帝國。目前杉杉集團已擁有了22個品牌,近3000家專賣店(廳)遍布中國各大中城市及部分歐美主流市場,在本次CH IC上更是大刀闊斧地包下了一個展館作為主題館。在杉杉主題館中,杉杉旗下的14個品牌,一個核心品牌(杉杉)、5個國際品牌、8個原創品牌組成品牌團隊,以鮮明的形象闡述了杉杉集團"多品牌、國際化"的實踐成果和經營理念。
在杉杉于國內率先實施"多品牌、國際化"戰略后,白領服飾董事長苗鴻冰、"七匹狼"董事長周少雄等也各自開始了多品牌戰略的實戰。他們都從戰略上瞄準不同消費層,實施產品的多樣化定位,打造不同的品牌,以充分吸納不同顧客群,拓寬自己的經營領域。業界認為,"多品牌、國際化"戰略的成功運作,將使杉杉超越目前服裝行業拼消耗、拼規模的服裝產業競爭格局,迅速攀升到低風險、低投入、高智慧、高利潤、高成長的服裝板塊品牌多元化發展境界,進一步加強杉杉集團在國內服裝業的優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