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縫制市場前景光明
三月底,北京國際縫制設備與輔料展在中國國際貿易中心開幕了,不少縫制設備企業、經銷商都非常看好今后的北京市場。
如今,河北正在形成一個圍繞著首都的“大北京經濟圈”,甚至有人預測,未來服裝業將占到北京經濟的60%-70%。在這個大經濟圈里,北京、天津、廊坊以生活、政治中心為主,保定以服裝業為主,張家口以旅游、生態業為主。業內人士認為,北京的五環以南包括周邊河北省的部分地區,將形成一個服裝業中心。今后不久的北京,就將同時擁有6個大型服裝市場。從總體上來看,現在的長三角經濟圈里,服裝服飾業“產在江、浙,賣在上海”,而北京就將在“大北京經濟圈”中扮演一個類似于上海的角色。服裝業的發展動因,內部和外部的比例為2:8,出口對行業的拉升推動作用很大,而出口的紡織品加工,關鍵就是“棉、麻、毛”三個字。在北京規劃中的三小時經濟圈內,河北是我國產棉、棉紡的大省。只要再有意識地加強混紡能力,前景將一片光明。而這一地區的特點,又是“內外兼備”,唐山地區內銷多,天津外銷多。服裝企業總體上以中小規模為主。小規模未必做不出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