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造出終極織品能蓋摩天大樓
用纖維編織的碳素大廈:這是加州的建筑師Peter Testa設計的40層摩天大樓,整個結構不使用鋼材,而是選用碳素纖維,用交叉織成的網格制成,其強度要比鋼材高出許多倍。大樓的內部結構是完全開放的,只有電梯是一封閉的軸狀空間。圖中顯示的是建筑模型。
如今紡織品已不再僅是指衣服、地毯或家具包面的材料,它們還可用在挽救生命的醫學設備中,甚至是風馳電掣的賽車內。科學家們將使用最先進的紡織技術編出一種“終極織品”,幫助病人恢復健康。這種高科技絲線有一天會被做成挽救生命的醫療設備、賽道上的賽車,甚至摩天大樓都有可能。
把虛弱的心臟裝入一個編織袋,讓后者幫助泵出血液;電池驅動的羊毛夾克絲線可以通電,幫助病人保暖,這就是終極織品。除此之外,人們還可以用碳纖維編成蘑菇狀的汽車引擎,或者做成自行車框架或船槳等。新時代的紡織品早就不只局限于衣服、毛毯等,高科技絲線編成的它們將被賦予各種全新的角色。美國奧伯恩大學紡織工程系的皮特·施瓦茨稱,事實上紡織品早就用于衣物以外的目的了,羅馬人曾經使用黃麻布固定路面。
很多紡織品是人們從未見過的,汽車輪胎橡膠內就使用了聚脂類織物。專家指出,很少有人知道這些,正是這些織物形成了輪胎的形狀,使輪胎成為一個整體。否則的話,汽車輪胎將會立即散開,自從充氣輪胎出現以來,織物就一直為人們所采用,先是棉花,后來是人造纖維,再后來就是尼龍,但是尼龍存在“平點問題”,當停車一段時間過后,那個被壓在車下的部分會變硬,導致車輛行駛不穩,直到輪胎變熱之后才會恢復。上世紀70年代,聚脂取代了尼龍,現在的輪胎已經可以連續行駛8萬英里以上了。
由金屬、碳纖維和高強度凱夫拉爾等新型材料制成的絲線會進一步擴大織物的用途,加上化學涂料,它們還將具有防火等額外功能。吸收能量好的織物可以用作安全帶,強度大的織物可以用來代替鋼絲。科學家們還可以將超細不銹鋼絲織入繩子中,使得這些繩子能夠導電,繩子拉長后會產生電阻變化,如果利用這種變化產生各種提醒聲音,可以幫助科學家制成可以對磨損程度進行預警的智能線纜。
施瓦茨說:“新技術為我們帶來了無數的驚喜,各種人們不曾見過的終極織物將陸續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