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山東產業發展現狀
5月13日,杰克舉辦“服裝企業高峰論壇”,山東各地的服裝廠商和縫紉機經銷商齊聚青島。通過他們從不同角度的闡述,讓設備生產廠家對山東的服裝產業現狀有了新的認識。
經銷商:要做大品牌
十多年前,青島的內蒙古路還是國營針織廠的聚集地,隨著國營針織廠的衰落,這里逐漸演變成集縫紉機整機銷售、配件銷售、縫紉機維修于一體的縫制設備一條街,云集了近百家縫紉機銷售門店。此街所有門面均只售不租,且房價不菲。
山東的服裝產業以做外貿出口為主,客戶以歐美和韓日居多,客戶對服裝生產的程序,從原料到縫制的要求都很嚴格,所以服裝廠對設備的要求也隨之增高。在零件方面,青島本地基本沒有生產廠家。因此它的零件需求主要依賴浙江、江蘇、上海等地。而在整機方面,山東服裝廠大多偏愛國際性知名品牌的產品,小品牌在山東根本就無法生存。近年在山東銷量最大的縫機品牌是大和、飛馬,其次是銀箭、金輪,二手機市場更是國際品牌的天下(杜克普、百福、大和、飛馬、格羅茨、重機、兄弟等),而且必須是原裝機。國內品牌相對來說就要薄弱得多,只有中捷、杰克、寶獅等品牌中比較成熟的平縫機還能占有一席之地。
服裝廠:要做服裝強省
山東一直是個服裝大省,擁有規模不等的服裝企業5000多家。紡織總量在全國排名第三,針織服裝也位列第三。
但它一直都不是服裝強省。其產業整體水平不高,在全國叫得響的品牌寥寥無幾。尤其是中低檔產品所占比重大,市場競爭過分依賴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在面料處理和款式設計方面沒有自己的特色。
山東服裝業要解決問題的是“大而不強,實而不名、跟而不領、廣而不聚”。那么就必須要提高產品附加值,堅持實施品牌戰略,扎實做好提高創新能力的工作,加快產業集群地的配套發展,做好適應后配額時代國際化要求的必要工作,為山東服裝安全進入國際市場做好充分準備,確保產品鏈創新的針對性與產品鏈各環節需求的有效對接。
縫制設備展會:要世界知名
將于6月23日-25日舉辦的青島國際縫制設備展覽會,是中國北方地區較為知名的展會之一。到目前為止,已經有1000多個展位完全確定,其中有70%是老客戶,新客戶也比2004年增加了30%。
行業內的專家指出,青島縫制展的影響力已經成功覆蓋整個中國北方地區,受輻射最強的山東、河北、天津、北京、遼寧等省市無一例外是中國的服裝產業重要基地。同時,青島縫制展在縫制機械進口量比較大的日本和韓國也有較高的知名度。隨著展會影響力的繼續擴大,它在產業鏈中所起的作用也將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