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客戶角度--換位思考
作為服裝生產企業的上游——縫制設備生產商和代理商,與服裝產業的發展息息相關。對縫機生產廠商來說,不能只顧埋頭生產,如何為新格局下的中國服裝行業做出新的貢獻,怎樣與客戶共同解決問題是需要業內共同關注的問題。
服務專家的經驗之談
新加坡商人方存耀,在服裝制造領域從業三十余年,有著過硬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方存耀專門從事為服裝廠的整體運作和培訓等方面的服務,項目涉及整廠設備選購、流水線設計、庫存、檢驗、包裝等等和培訓操作工、技師等多種多樣的專業人才。令方存耀頗為自豪的是,他曾成功地向香港意達集團賣出三干多臺ETON設備,就是因為他不單單賣設備,而是專業地為客戶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
方存耀跟服裝企業打了多年的交道,他認為,目前中國的服裝企業面臨很好的發展機遇,因此,服裝廠要想得到長足的發展,一定要改變以往的觀念,將經營重點從產品轉移到管理和培訓上去。
日本重機公司就是個很成功的例子。它向大家傳達了這樣一個概念:重機不只是服裝設備的生產廠家,而是自1959年就設立了縫制能串研究所,以詳實的研究數據提供給用戶工廠,幫助用戶改善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
合理的機械化生產
日本服裝企業——巖手MORIYA株式會社森奧信孝社長認為,機械化是實現高品質產品生產所不可或缺的,而合理的機械化配置也必然帶來高效率的生產。
MORIYA配置了幾乎不需要整燙加工,就能生產出高質量產品的生產流水線。其秘訣是,組建了一條無需依賴技術人員,靈活使用設備的生產流水線。森奧信孝說,一般來說,服裝廠為實現產品的高品質,經常會依賴技術老手。這樣的話,公司本身就無法積攢技術,也就不能實現真正的高品質,因為人工作業是不穩定的。但通過機械化生產,就可以不那么依賴專業技術人員,從而實現了穩定的高品質生產。
.
Koramsa公司是危地馬拉乃至整個拉丁美洲最大的牛仔褲生產商,每天都要為9到10個客戶生產約70種不同款式的牛仔褲。Koramsa通過使用自動化設備將其設計能力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該公司擁有格柏系統的21個AaccuMark樣版設計、放碼、排版工作站,還有師路畫(Silhouette)打版工作站、自動排版NESTERserver和WebPDM產品資料管理系統各一套。公司CAD/CAM系統經理Keith.Min說,通過這些系統,公司提高了布料利用率,從概念形成到成品入庫只需要六周的時間。
在中國服裝領域中,類似這樣的成功客戶案例只是少數,還有更多的企業需要縫機企業幫助他們合理配置機械化設備。另外,要實現機械化生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為了能有效、靈活地運用設備,要促進規格的標準化。如果規格統一,機器能通用的話,就可以防止許多問題的產生,也就能夠保持高品質的產品和高效率的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