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一把進入商場的鑰匙
中小品牌進入大商場太難!
這是許多中小品牌的掌門人經常感慨的一句話。在中國服裝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的今天,正在成長中的許多企業更是步履維艱。雖然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各有各的難處.但有一點恐怕是共同的,那就是品牌進入大商場太難。如何順利進入百貨商店。搭上通往高銷售業績的“直通車”,一直是諸多服裝企業在苦苦尋求的答案。
張熔,上海汝帛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有多年的服裝經營實戰經驗。現在溫州、上海兩地代理韓國童裝品牌CozCoz和香港童裝品牌小笑牛。 自創的品牌SJSJ在百盛百貨、大洋百貨、太平洋百貨等國內許多商場設立專柜,均由公司直營,業績一直不錯。
服裝品牌如何進入商場,本刊希望能通過和張總的一席談話.從SJSJ的商場攻略中.為部分正盼進入商場的中小企業提供一些幫助,尋找到一把進入商場的鑰匙。
中國制衣:你作為國際童裝品牌代理商,現在又自創女裝品牌SJSJ,對于這些品牌進商場的過程,你個人認為首先要考慮什么?
張熔:不同的品牌有不同的定位,同樣,商場也有各自的定位。品牌選擇商場,商場也在選擇發展方向與其相符的品牌,這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現在市場上商場種類繁多,并不是只要進了商場就對品牌有利。像有些高檔消費層次的國際品牌一般只會選擇進一線商場,因為對他們來說,如果進了二線商場,反而會帶來消極影口向。我認為要進商店,首先要進行品牌定位,找好定位后還要分析商場的樓層結構,像專柜設在什么區域?開在什么位置,與什么品牌毗鄰才能體現自己品牌價值?都是要考慮的內容。我們SJSJ的價位在200—800元不等,產品屬于中檔消費,而開太百貨的定位也正好是中檔消費,所以對SJSJ來說,它的定位與開太百貨定位是相符的。
中國制衣:那么,找好定位后是否意味著品牌就能順利進入商場,進商場是否也要選擇時機?
張熔:是的。一般的商場都會實行淘汰制,將銷售情況差的柜臺撤出商場,這一點同行都很清楚。但是,有許多廠家往往不重視商場每年的調整期。要知道錯過調整期,即便再好的產品也進不了商場。以開太百貨為例,每年7—8月以及2—3月是開太百貨固定的兩次調整期。一般每年一次的合同會在8月31日前重新簽訂。這時候,商場會將一些銷售情況不理想的品牌,特別是三個月連續未完成指標的專柜淘汰出去,與此同時引進一些新品牌。也就在此時,商場才會考慮那些待進的品牌是不是適合調整區域。所以,我認為有意圖進商場的品牌一定要把握住這個調整期,適時地將品牌資料交給商場。
中國制衣:現在市場上服裝品牌越來越多,特別是女裝,有些品牌的風格如出一轍,這使得同類產品進商場造成——定程度的阻礙,對于一些本地品牌進不了當地的商場你是怎么看的?
張熔:百貨商店不會過多選擇具有類似風格的品牌商品,一定只選代表性的品牌。從我多年做專柜的經歷,我認為商場還沒有的風格是最受他們歡迎的。現在商場服裝的細分越來越明顯,如果兩個品牌風格完全一致,很難想象商場會同時引進這兩個品牌的產品。打個比方,”雪歌”這個品牌進了某一商場,那么與”雪歌”風格相似.年齡層定位相同,且價位、面料.款式都雷同的其他女裝品牌要進這個商場難度會變大。溫州女裝與杭州、深圳女裝相比風格還不夠多樣化,這必將影響到其品牌進入當地的商場。對商場來說,品牌就是資源和財富,這也是為什么那些個性鮮明,擁有號召力的品牌總是價格不菲。女裝品牌個性化是經營者努力的方向。當然還有另一些因素比如地方產業結構特點影響到當地品牌進商場。如溫州人喜歡到專賣店購買本地產品的特點決定了本地企業開專賣店多,進商場少。另外,商場對當地有較大形象店的品牌也不是很歡迎。
中國制衣:現在很多人認為產品進商場需要通過層層關卡,特別是人情關,很多人認為進商場公關比品牌更重要。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