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女裝發展對策研究 女裝品牌化發展對策
一、杭州女裝發展現狀分析
杭州女裝品牌化發展是改革開放,杭州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結合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進行延伸分析,杭州女裝品牌化發展明顯呈現“十年發展”的周期性特征,并經歷品牌孕育的第一階段(1981-1990年)和“杭派”女裝的第二階段(1991-2000年)。目前正進入關鍵的第三階段:杭州女裝階段。從“杭派”到“杭州”雖一字之差,卻體現了一種品牌戰略思想的提升。杭州女裝將突破派系的地域狹隘束縛,不再強求風格的一致,而是強調形成地區合力,拓展女裝品牌多元化、個性化發展的廣闊空間。這不僅要打響“中國女裝看杭州”的品牌,而且要把女裝作為美的使者,經營“休閑”的氛圍,創造“華麗”的氣派,傳播杭州“水文化”。
杭州女裝業總體狀況
杭州女裝企業總數1000余家,占全國女裝企業總數的比例約5%,年產值近40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比重約2.59%,品牌企業數350多個占全市女裝企業總數比重約35%,從業人員10多萬人占全市從業人員總數比重 約14.6%,通過ISO9000國家質量體系認證的女裝企業5家占全市女裝生產企業總數比重約0.5%。
杭州市女裝企業數量眾多,占全國女裝企業總數的比例為5%,品牌企業數約35%,遠遠超出全國其它城市的平均水平;但產品質量達到國際標準的女裝企業比例偏低,產品競爭力差,不利于形成國內外知名品牌。
當前杭州女裝產業總體特征是“民營為主、自主品牌為主、中小企業為主、內銷為主”。時尚品牌女裝企業發展迅速,國內已有一定知名度,品牌化趨勢較為明顯。2001年時尚女裝企業包攬了“十大女裝品牌”,而“十佳服裝設計師”中有九名出自畢業于浙江工程學院、中國美院等的“學院派”?;拘蜁r尚品牌企業以其雄厚的實力在2001年杭州市“十強女裝生產企業” 中占據了9/10的絕對優勢,且有的仍以傳統的絲綢女裝外銷為主,但品牌優勢并不突出,這一方面反映在外貿出口基本以定牌加工為主,另一方面,內銷產品中令人耳熟能詳的知名品牌寥若星辰?;拘团b企業數目眾多,雖在繁榮市場、吸納下崗職工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產品的低劣,多為無品牌,且時而的假冒,有損于市場的健康發展。
二、杭州女裝發展存在的問題
1、高端產品嚴重匱乏 由于杭州女裝缺乏國內外知名的設計大師及品牌,外銷女裝雖在設計加工上達到了一定的國際標準,但不得已以定牌加工為主,難以創造國際市場的自主品牌;而國內高檔女裝市場正在形成中,使高端產品的品牌設計難以為繼。
2、主流產品低層次徘徊 當前比較有代表性的主流杭州女裝品牌設計品味不高,存在重形式輕質量,重模仿輕創新的現象。如在色彩和款式以及品牌的名稱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在面輔料的選擇和做工等方面卻不盡如人意,難以起到“顯身”作用,使品牌效應大打折扣。其次,設計風格有一定的局限性,難于突破江南風情的“靈秀、婉約和書卷氣”特色。最后,由于設計師所受的教育,所處的環境相似,師出同門,路數難免雷同。主要體現在市場定位過于寬泛、簡單,不能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3、低端產品大量存在 低端產品由于無需自行設計和打造強勢品牌,成本低,滿足一部分人群的需求。無需自行設計就意味著抄款、仿版和假冒,帶來無序競爭。
三、發展杭州女裝業對策措施
1、政府作為
(1)女裝產業結構升級政策
女裝園布局調整 政府應制定鼓勵政策,有計劃、有步驟地將杭州女裝企業、國內外知名女裝企業以及相關企業吸引到女裝園,以此為契機,形成女裝品牌的集聚化、配套化、特色化,形成一個穩定的杭州女裝產業競合網絡。
女裝產業結構優化 政府應制訂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鼓勵時尚品牌、基本型時尚企業與優秀設計師聯手,使企業走個性化設計、專業訂貨,小批量、多品種的發展道路。同時應制定政策鼓勵女裝企業加大技術改造的力度,近期目標應鼓勵時尚品牌企業和基本型時尚女裝企業使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技術(CAD/CAM系統)。如流行庫、科技庫(GIS)、綜合設計與配置技術(CAD/3D.2D)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CAPP),計算機輔助制造(CAM),柔性吊掛生產線(FMS),綜合管理系統(MIS)等,以實現整條流水線的電腦化、半自動化。遠期應使這類企業與紡織、印染、輔料、零售商直接聯網建立快速反應系統(QR體系),鼓勵企業充分利用因特網開展信息收集、客戶服務、商品交易等活動,在企業中積極推行IS0系列管理體系。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