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紡織服裝4成不合格
本報訊(記者 羅薛梅)昨日,記者從市質監局獲悉,市纖維織品檢驗所于2005年3月~5月,對我市部分企業生產和銷售的紡織服裝產品進行了監督抽查,本次主要抽查了渝中區、渝北區、江北區、沙坪壩區等幾十家企業生產和經營的51批次紡織服裝,合格32批次,抽檢合格率為62.7%。紡織服裝產品的安全性能檢測(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問題不容樂觀。市質監局將對不合格產品進行整改和復查。
據市質監局相關人士介紹,此次主要檢查了成分含量、甲醛含量、PH值、耐磨擦色牢度、耐汗漬色牢度、耐水色牢度等項目。抽查發現,PH值超標情況嚴重,有14批次產品PH值超標,占不合格品的三分之二以上;同時部分產品色牢度也存在一定問題,有7批次產品色牢度不符要求偏低;另有1批次產品甲醛超標。
據纖檢所韓所長介紹,PH值超出此范圍,將導致紡織品處于強酸或強堿條件下,不僅會破壞人體有益菌群的生存環境,且會對皮膚產生刺激作用;色牢度較低,人們使用紡織品服裝時,染料會從服裝上脫落而附著在人體皮膚上,經汗液或唾液中的酶生物催化作用而使染料分解,從而對人體構成傷害;而甲醛對皮膚和呼吸道有強烈的刺激作用,易引起皮膚和呼吸道炎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