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設限+人民幣升值——紡織股敢問路在何方
- 上市公司中報顯示,紡織類公司利潤整體較低,而歐美設限以及人民幣升值的雙重因素,又為紡織業的下一步發展畫了個問號。
紡織業的競爭一直比較激烈,幾家披露了中期報告的紡織類上市公司業績平平。其中,江蘇紡織還算佼佼者,該公司上半年實現凈利潤2213萬元,每股收益0.12元。其它幾家公司不容樂觀。深紡織中期凈利潤990萬元,每股收益為0.040元;華芳紡織每股收益0.05元;中國服裝每股收益只有0.003元。
一直以來紡織行業靠出口拉動,2004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達到960億美元,同比增長20%,出口占2004年紡織行業銷售產值中的30.25%。30%的出口依賴度使得紡織業對歐美設限、人民幣升值都異常敏感。業內人士表示,在這兩個因素中,設限對上市公司的負面影響更大。
已有上市公司明確了歐美設限帶來的阻滯作用。江蘇紡織表示,從年初的歐、美紡織品配額的全面取消,國家征收紡織品出口關稅,到歐盟部分類別重新設限,美國、歐盟頻繁使用反傾銷、特保手段阻止中國紡織品的進入,給公司的主營紡織品出口業務帶來不利影響。
從目前情況來看,上市公司應對設限還沒有拿出更好的辦法,開拓歐美以外的國際市場成為防守重點。江蘇紡織稱,從兩個方面解決設限問題:一是加大對美加、歐盟以外市場的開發力度,分散因該地區紡織品設限造成的風險。加大對非設限品種的開拓和銷售,保持出口業績穩定增長;二是發展自營進口業務,改變原來的僅以出口為主的經營格局,使進口業務成為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深紡織也提出,在緊密關注國際紡織品貿易形勢的同時,大力發展澳新、南美、非洲等非配額國家和地區的客戶,分散貿易風險,提高貿易利潤率。
業內人士認為,人民幣升值10%以內將無礙紡織業出口大局,升值幅度超過10%才會對行業產生明顯的不利影響,此次2%的升值幅度較小,可以被企業消化。從整體上講,升值對紡織服裝出口型上市公司的影響最大,而化纖上市公司所受影響較小,其中有原料進口的滌綸、錦綸上市公司體現正面影響,如美達股份。透過重點上市公司進出口結構來看,魯泰A、黑牡丹等公司由于出口比例高,升值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相對大一些,雅戈爾和紅豆股份等公司屬于內銷型服裝企業,不會有太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