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大型服裝商場提早涌現“冬景”
核心提示:隨著“設限”、“特保”以及主動輸歐配額的國際紡織品貿易風云之后,下半年國內紡織品的市場競爭較之往年顯得更為激烈。眼下,伴隨這種競爭的“高峰期”到來,北京的一些大型服裝商場,雖然身處炎炎的“三伏天”之中,但是用于臘月寒冬的“羽絨服”現在卻早早的擺上了貨架。對此,業內人士指出,這種過早的“換季”行動較之以往提前了整整2個多月,這也是為今年下半年激烈的服裝銷售競爭大戰拉開了序幕。
商場入"冬"
此時北京的王府井街上,面對攝氏36度的氣溫,恐怕沒有幾個人會去想象冬天的感覺。但是,精明的商家,卻想到了,而且還“做”到了。就在王府井大街上的百貨大樓的4層女裝部內,記者意外地看到了以“波司登”為主的羽絨服正堂而皇之的擺在貨架上。一件緊挨著一件,男女不同款式,不同色澤的羽絨服擺放的井井有條。而這些羽絨服此刻還正處于“特價優惠”期。
“咦!現在就開始賣羽絨服了?”記者問道。“是啊!早賣了!7月份就開始了。”售貨員答。“現在你不知道吧,商場服裝已經開始進入換季了。這些羽絨服是2003年的產品,我們提前銷售。現在來這里買羽絨服的人才是有眼光的人呢。”就在記者與售貨員聊天的不大工夫,已經有3件羽絨服成交了。
離開這里的“怪怪”景象,記者隨后又來到西單幾家大型的購物城看到,這里的“冬日”也獨占一席之地。一些商城也都在悄然地進行羽絨服、皮大衣等冬日服裝的銷售。但也許是由于消費者此時的“冬天感覺”不是很強,其購買熱度并沒有王府井大街上的百貨大樓強。
廠家入"市"
“的確,我們公司目前正在全力生產各種款式的羽絨服,目的就是為了趕在冬天來臨之前占據市場。”一位來自江蘇的羽絨服的廠家代表告知記者。“今年,由于美歐設限,許多服裝生產廠家已經把目光盯住了國內市場。盡管羽絨服本身對于美歐設限影響不大,但是卻受到了間接影響,起碼今年下半年服裝市場的競爭較之以往同期更加殘酷。北京王府井大街上的百貨大樓現在就開始銷售羽絨服,也就是考慮到這種因素。往年像羽絨服進入市場一般都在9月份,而這次的提前進入,未來競爭的激烈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與這位羽絨服廠家代表所說幾乎一致的,還有北京洪發羽絨服制造有限公司的王新總經理。他告知記者,目前,自己公司的羽絨服除了已經在北京的一些大型服裝商場擺上了貨架之外,在東北、華北的城市也同時提早入“市”了。另外,公司在2005年投巨資拍攝的羽絨服廣告,也即將在東北、華北等省、市電視臺“登陸”,而這在以前是沒有過的。至于目前公司具體的銷售產值有多少,王總表示今年下半年的羽絨服銷售,現在尚處于“鋪貨”及“入市”階段,只有一些的“零星”銷售,羽絨服真正的銷售還未形成氣候,無法明確答復。鑒于受美歐設限的影響,國內市場呈現異常的激烈競爭,公司今年較之以往已經提早進入了“換季”市場,同時公司就提升羽絨服的附加值及在品牌的打造上,做了大量的投入和準備工作,而公司對自身的產業結構和銷售終端也進行了重新調整改造。
的確,記者從北京一些大型商場了解到,盡管目前羽絨服的銷售還沒有真正形成氣候,但提早入“市”已激活了市場需求,在夏日經濟尚處旺盛期內,“冬日”羽絨服銷售終端的經濟大戰已經悄然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