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粵銘激光技術有限公司晉升為省高新科技企業
粵銘激光作為激光加工設備行業一匹“黑馬”、“快馬”,是弄潮高手。在短短幾年內,成長成為中國激光設備大型專業制造商、省科技企業,主攻小功率激光加工設備,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出口創匯在業內奪得第一。今年六月份又被廣東省科技廳授予“省級高新科技企業”。
一、技術創新與果敢決策
粵銘激光技術有限公司,創業之初,在激光加工設備行業內,有老牌國有企業,技術力量十分雄厚;也有上市公司,資金、技術、信息方面均有優勢。粵銘激光創始人李仲卿先生,在國內著名光學專家、電子專家支持下。集合一批年青的高科技人才,研發出第一臺激光加工設備時萌發出辦廠創業念頭。當時,咨詢有關專家,專家們一致看好東莞,認為東莞在研發、生產、創業環境等方面是國際一流。東莞是世界工廠,發達的輕工制造業和幅射珠三角經濟區域優勢。比鄰港澳、有著連接國際市場豐富的多元化信息優勢。經過認真慎重地考察論證,李仲卿先生果敢決策——在東莞辦廠。一家具有研發能力的激光加工設備生產企業誕生了。激光加工設備集光、機、電一體化,科技含量高。具有研發能力的粵銘激光科技創新能力不斷顯現,在獲得自主知識產權,粵銘軟件上就不斷實現升級,最大化地優化了軟件與機器配合,實現人機友好界面,方便操作。通過研發利用攝像功能實現被加工品(布料類)細微伸縮自動全程補償,雕刻、切割(布料、皮革)速度達到64米/分、48米/分,超過國外設備(36米/分),達到世界最先進水平,以上兩項科研成果均獲得省、市專家成果鑒定。
二、它山之石與創業激情
人人皆知,“它山之石可攻玉”,國內外科研部門、學院均有許多科研成果,有些技術含量很高,但是,能否轉化為生產力?這里面存在著兩個問題,一是成果有沒有實用價值或者是目前沒有,二是應用科研成果要找準市場。科研成果應用和創業一樣,都極具風險,在市場上,人們看到的往往是成功的企業家。成功的企業家當年創業,必然要承擔瞬息萬變的市場風險,一招不慎就會成為“負翁”。成功的企業家受到人的尊重也是完全應該的,您知道嗎?在成功的背后又有多少次失敗。失敗的企業家當初創業涌動著的也是激情,流淌著的也是鮮紅鮮紅的血,創業無論成功與失敗都是英雄,不用“喚取紅巾翠袖”,我就甘愿“揾英雄淚”,粵銘激光善于借它山之石,在激光器研發上,雖然早在二十年前,許多試驗室都能做,但是,走出試驗室形成批量規模生產的又有幾人?通過研發延長激光器使用壽命,粵銘CO2激光器科研成果也通過省、市專家技術鑒定,并成功推向市場,體現了粵銘人巧借它山之石和堅毅果敢的創業激情。
三、核心技術的突破,產業鏈的優化
粵銘激光自主研發的CO2激光器,快速曲線切割,高端SDP技術和定位圖象識別系統,是激光加工設備核心技術。對核心技術突破形成批量生產后,提高了激光加工設備國產化率,優化了自身產業鏈。“產業鏈”是一個時髦詞匯,早幾年,產業鏈還是一個“學院派”專用詞匯,可轉眼間,企業對這個詞親切起來,產業鏈與單業相比,其優勢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產業鏈中各個業態優勢可以疊加,具備單個業態無法抗衡的競爭優勢;第二,產業鏈內部可以通過利潤轉移,在終端產品上參與市場競爭有價格優勢。在業內粵銘激光小功率激光加工設備生產,產業鏈最長、最為合理,自己掌握核心技術,自己生產激光器,除了價格競爭優勢外,還可以實現對品質有效控制。粵銘激光在核心技術上的突破,最初粵銘CO2激光器生產是國際市場上價格五十分之一,從而徹底結束西方大國在激光器生產上價格壟斷地位。不但優化了自身產業鏈,提高了產品市場競爭力,充分體現了雄厚的研發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