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市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概況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服裝生產和出口國,無錫是中國重要的紡織品制造基地和出口基地。
無錫這座“千年紡織名城”有著悠久的紡織業發展歷史。無論規模還是檔次在全國都處在較為領先的地位。2002年3月,在中國城市化論壇關于中國二十四個城市綜合競爭力的對比分析中,無錫被評為“輕紡工業競爭力最佳的城市”。主要經濟指標在全國大中型城市中名列前茅;主要產品產量和檔次不僅在國內同行業舉足輕重,而且在世界也占有一席之地。
無錫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
歷史上曾把無錫叫做布碼頭,說明紡織服裝在無錫的歷史是很悠久的。無錫最老的企業已經有100多年了,大部分棉紡毛紡企業都有六、七十年的歷史了。
追溯到明朝天啟年間,無錫就已經成為了文明遐邇的“布碼頭”,年貿易量達700匹左右(約合2.8億米),迄今已有500多年歷史。近代紡織工業從1894年創辦第一家機器紡織廠業勤紗廠開始,1919年民族工業實業家榮德生先生引進當時英美等國先進的紡織設備創辦了具有10萬紗錠、千臺布機規模的申新第三紡織廠。新中國建立以來,無錫紡織服裝產業又經過了不斷地調整、改造,現代的無錫紡織服裝產業門類較全、技術裝備先進、市場應變能力較強、產品檔次較高、財政貢獻較大、在國內市場具有較高知名度,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在全國各大中城市名列前茅。據2003年統計,銷售收入列全國第三名,實現利潤列全國第二位,產品在國內外市場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和競爭能力。
無錫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優勢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無錫紡織服裝業迎來了重要的發展戰略機遇期,雄厚的產業基礎、突出的比較優勢、優越的經濟區位都為無錫舉辦國際紡織服裝交易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無錫紡織服裝產業的區位優勢。
在中國目前形成的環渤海城市圈、長三角城市圈和珠三角城市圈恰如一支長弓,而無錫所在的大上海經濟帶則如同一支利箭,張弓搭箭之勢確立了中國經濟整體均衡發展的格局。具體到中國紡織服裝業布局,也形成三個產業帶:以山東、遼寧為核心形成的華北紡織服裝產業帶;以廣東、福建為核心的華南紡織服裝產業帶;而在華東紡織服裝產業帶內,千年紡織名城無錫正雄踞長三角經濟圈核心腹地。在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地理優勢依托下,以無錫為原點,輻射蘇州、常州、杭州、紹興、上海,締造了長三角2小時輕紡產業集群帶,形成了從生產到流通的最完整的產業鏈條。
無錫以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在業界發揮著交流協作、商貿促進的作用。
無錫紡織服裝產業的產業優勢無錫的紡織服裝行業有著巨大的產業優勢。主要產品不僅在國內同行舉足輕重,而且在世界也有一席之地。目前,無錫紡織業的外向度達到50%以上,紡織服裝是無錫的主要出口商品大類之一。產業門類涉及棉紡、毛紡、麻紡、印染、服裝、化纖、針織、色織、紡機、紡器等,并已形成紡織、印染、服裝、化纖、紡機、紡器等大紡織服裝產業鏈。以一棉、慶豐、協新、陽光、海瀾、紅豆、三房巷等等為代表的集團企業和眾多的中小企業初步形成了紡織產業集群與制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