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服裝節九載再變臉
已連續舉辦了八屆的寧波國際服裝節,在告別節慶經濟后今年推出了一攬子革新措施,力拓服裝節的專業化、國際化。業內人士認為,經過轉型變革的第九屆寧波國際服裝節,不僅提升了服裝節的影響力、輻射力和綜合競爭力,而且推動了寧波服裝產業的優化升級。
日前,經過戰略轉型的第九屆寧波國際服裝節圓滿落幕。據記者了解,本屆服裝節分別創下了參展城市、參展企業、參展品牌、到會客商數量之最的多項記錄。2200個展位全部爆滿,展出面積約45000平方米,比上屆增長40%,位居國內同類展會規模第二。參展企業600余家,參展組團來自日本、韓國、意大利等國家和國內的天津、南京、杭州、西安、南通、嵊州、海寧等10余個城市。意大利佛羅倫薩市政廳、韓國服裝協會、法國高級時裝公會、香港貿易發展局、德國工商總會、法國工商總會等91個國家或地區的國際買手前來洽談,專業客商達3.8萬人,境外采購商約3500人,分別比上屆增長92%和近8倍。
形勢迫使會展選擇改變
始創于1997年的寧波國際服裝節,首度亮相便走紅大江南北。特別是其核心部分寧波國際服裝博覽會憑借著450個展位的規模一舉躋身中國服裝展5強。8年來,寧波國際服裝博覽會依托于“紅幫裁縫悠久歷史的服飾文化底蘊,在本地產業集群優勢的基礎上不斷做大做強。2003年,寧波國際服裝博覽會被商務部和中國貿易促進委員會等單位評為全國37個A級展會之一,在今年的全國第二次展會評比中,寧波服博會再次入圍全國15個優秀博覽會之列。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到來,中國服裝產業也跨入了后配額啟動元年。面對國際品牌的長驅直入和國際貿易摩擦的不斷升級,中國服裝業的發展前景存在著諸多變數。與此同時,服務于服裝產業的服裝節,也必然要直面于轉型的挑戰。
有關統計數字顯示,目前全國服裝類會展已達200余個,一批曾連續舉辦、知名度較高的服裝展陸續偃旗息鼓,剩下的服裝展會,也多以政府為背景、以熱鬧為表象、以時尚為由頭艱難度日。
面對服裝業、會展業發展環境的變化,面對服務對象的戰略轉型,走過9年風雨路的第九屆寧波國際服裝節,以“引領時尚,擴大商機為主題,審時度勢、逆勢求變,瞄準國際同類展會的接軌點,立足寧波、面向全國、走向世界,以二次革命的開拓精神邁出了戰略型的關鍵性一步。
寧波國際服裝節組委會辦公室主任、市政府副秘書長俞丹樺認為,寧波國際服裝節必須依靠產業、服務產業、提升產業,而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是服裝節展會的必由之路。他說,本屆服裝節在展會定位上,實現了從注重產品展覽展示向展覽展示與交易并重的轉變,這不但體現在服裝節的主題上,也包括將“寧波國際服裝博覽會易名為“中國國際服裝服飾交易會等一系列動作,其目的是強化交易理念,促進寧波對外貿易,更好地為買家和賣家搭建互動交易平臺。本屆服裝節一改以往以男裝為主的格局,向涵蓋服裝服飾全行業的產品轉變。同時,有效壓縮了單個企業參展規模,從而大大減少了大企業的參展成本,也極大地吸引了市內外更多的中小服裝企業參展。本屆服裝節的時間也做了科學調整,以避開廣交會時間,吸引更多外商、服裝外貿業務人員前來寧波參展。
專業化程度日益凸顯
往屆寧波國際服裝博覽會對參展企業的展位面積上不封頂,甚至一家企業可以包下數千平方米的整個展廳,展會似乎成了個別企業展示形象的舞臺。然而今年服裝節組委會卻明確規定,每個品牌的展位面積不得超過450平方米。記者在展會現場觀察到,超大規模的展位幾乎不見蹤影,參展企業中除國內外品牌企業外,還廣泛邀請了中小外貿企業和OEM(貼牌加工)廠商參展,尤其是加大了外省品牌的參展力度。業內人士認為,第九屆寧波國際服裝節不僅在品牌推廣方面更具權威性,同時也推動了一般貿易、加工貿易和投資貿易的增長。
作為“東道主,寧波的杉杉、雅戈爾、羅蒙、洛茲、維科、太平鳥等服裝企業在本屆展會上依然出手不凡,并且圍繞著本屆展會的轉型之舉加大了專業化的布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