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裁重在理解
- 立裁對于服裝的意義現在已經得到大多數企業的重視,然而立裁并不是萬能的,并不能夠解決所有的板型問題,也不是每次做板都要用立裁,它只是一種幫助理解服裝結構的工具。重要的是使用者要用心去理解服裝,而不僅僅是能做出幾款好的板型。
接觸過樊其輝的人,都會產生這樣的印象:他是一個用“心”在做服裝的人。他總是在用哲學來思考服裝,試圖用心靈去觸碰服裝的精髓。正如他對于立裁的認識,他認為只用立裁,而不能在思想里有結構,那立裁就只能是一個簡單的手段。真正好的服裝必須具備真正的技術內涵。樊其輝有一個形象的比喻:粗淺的設計如同窮漢解饞,不是辣就是甜。只有刺激才能有反應,受到的刺激越強,反應就越大。這類設計往往不夠細致,非常表面化,不會太注意里料和面料在色彩上的應用帶給人的反應。有的人渾身都是流行元素,但是會讓你感到十分無味,這是因為服裝的結構不夠高級。
樊其輝把市場上的產品分為兩種:一種是表面化的普通產品,受眾面大;另一種是頂尖的產品,這類產品是結構化的。普通產品如同金字塔的底層,雖然底層的產品也能賣的好,但是不能讓人從心里有一種崇拜,只有站在塔尖,讓人產生崇拜,才會有更多的消費者。對于服裝公司來說,一定要清醒的認識到自己的技術能力能夠做到哪個層次,實際上每個層次都有利潤和發展空間,一定不要去做自己沒有技術支持的產品,這是最重要的。
服裝界的人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做服裝太苦了。樊其輝也有同感,他認為如果要成為一個好的板師、工藝師要掌握的東西太多了,僅僅技術上的知識就讓一個正常人一輩子也學不完,何況人文知識的積累也是不可或缺的。
對于入臺和立裁的關系。樊其輝認為人臺只是理解立裁的工具,人臺并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會用人臺只是工匠,因為人臺和大貨有很大的差距。在人臺上用立裁做出的造型并不嚴謹,而工業板型講究的是橫平豎直。修正立裁板型要求板師具有很好的理解力,有些人立裁板做的很好,但是做工業板時卻對不上,主要還是沒有真正理解立裁。
服裝的基礎就是無論怎樣變化設計理念,一定是在相同的技術結構的基礎上完成的,因為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準確表達。在樊其輝看來,服裝是一種交流方式、是一種表達,穿一件好的衣服和穿著者之間的交流是沒有阻礙的。如果一個人不想和別人說話,他就可以穿一件大家都不接受的衣服。服裝上要注意的不是創造別人沒有見過的東西,而是用大家都熟悉的,比如:一個小圓領給人的心理暗示是甜、純的感覺;而剪裁干凈、利落的槍駁頭則給人精干、利落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