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紡織品協議再下一“城” 今年紡織出口可望穩定增長
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消息,中巴兩國日前就中國出口巴西紡織品增長幅度限制問題達成協議,該協議涵蓋8大類70個品種,約占中國向巴西出口紡織品種類的60%。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紡織品貿易問題的妥善解決,紡織品企業生產經營的可預見性增強,今年紡織品服裝出口仍將保持穩定增長。
貿易環境進一步穩定
中巴紡織品協議有效期為3年,到2008年止。協議包括的8大類產品分別是:絲綢、化纖、合成纖維布、絲絨、針織布、套頭衫、夾克和刺繡。以絲綢為例,協議規定:以2004年7月到2005年7月我國向巴西出口的數字為基準,2006年我國絲綢向巴西出口最多可增長8%,也就是60噸左右;2007年最多可增長9%,約65.4噸;2008年最多可增長10%,約72噸。其他品種的出口增幅還在測算之中,紡織品進出口商會有關人士表示,將在下星期出臺協議的全部細則。
據統計,2005年我國對巴西紡織品和服裝的出口達到3.95億美元,比2004年增長了43.1%。就服裝而言,我國占巴西進口份額從2000年的30%,增長到2005年的61%;紗線和布,我國占巴西進口份額從2000年的1%,增長到2005年的17%。2005年我國出口到巴西的夾克較2004年增長了162%;化纖增長了49.5%;布增長了23.7%;合成纖維布增長了82.5%。由于我國商品進口的大量激增,巴西紡織業界過去一直給巴西政府施壓,促其對我國相關商品實施特別保障措施。從2005年9月開始,中巴就紡織品自律問題開始進行談判。
此前,我國只與美國和歐盟在紡織品問題上達成了自律協議。中美協議覆蓋我國出口到美國紡織品種類的45.8%,中歐協議包括了我國出口歐盟紡織品種類的不到30%,而此次中巴協議包括了我國向巴西出口紡織品種類的60%,不僅是最多的,而且涵蓋了巴西主要受沖擊的紡織品種類。
今年紡織可望穩定增長
據海關統計,2005年全年我國紡織品和服裝出口總值是1175.35億美元,同比增長20.69%,占全國外貿出口總值的15.42%,創造歷史最高記錄。其中,紡織品出口金額是439.69億美元,同比增長22.93%;服裝出口金額是735.66億美元,同比增長19.40%。美國、歐盟、日本是中國紡織品和服裝出口的主要市場。
由于巴西占中國紡織服裝出口份額僅0.34%左右,光大證券研究員李婕表示,中巴協議對中國紡織出口直接影響不大。只是表明出口貿易環境進一步凈化,不確定性因素減少,有助于紡織企業信心的穩定。她預測今年紡織品出口增速在15%左右。
商務部的最新報告也驗證了這一觀點。商務部有關人士認為,隨著中美、中歐紡織品貿易問題的妥善解決,企業生產經營的可預見性增強,紡織品服裝出口將保持穩定增長。2006年國內紡織品服裝市場需求將保持較快增長,上半年是紡織服裝類商品的銷售旺季。
商務部最新調查還表明,多數企業認為上半年紡織品服裝市場價格將趨穩,但有15%的意見認為價格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