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派服裝求創新 誓別抄襲之風
深圳服裝業雖已形成相當規模,但隨著品牌數量的與日俱增和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同行業間款式模仿、抄襲的現象愈演愈烈,經常是東家的新品剛上市沒幾天,西家的“贗品”跟著就出籠了。加上國外服裝企業大舉進入中國市場,深圳時裝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深圳服裝企業亟須高舉創新大旗。
“深派”服裝目前的確在國內還具有明顯優勢。然不容忽視的是,內地產業基礎較好的許多地區紛紛把服裝確立為支柱性產業,并通過制訂傾斜的產業政策,加大對服裝業的扶持力度,如杭州、寧波、溫州、青島、大連、廈門等地都以更加優惠的政策招商引資。
同時,深圳服裝業還面臨著香港同行的挑戰。香港的成衣產品因設計時尚、剪裁工藝佳、價格合適及品牌的影響力,在內地享有一定優勢。尤其是CEPA實施后,香港服裝業利用零關稅優勢,在內地有“攻城掠地”之勢。有跡象顯示,目前香港成衣商開始在內地建立分銷網,香港居民也進入內地城市開設零售店。相形之下,深圳服裝業還顯得很弱小。
此外,世界服裝“大鱷”的進入更是深圳企業不能怠慢的。中國是服裝出口大國,也是紡織品進口大國。加入WTO后,服裝關稅從原來22%降至17%,大量國際名牌批量進入中國,代表新時尚的日本、韓國時裝和歐美頂級高端品牌服裝更是所向披靡。而中國服裝的批量出口,極可能遭受歐美技術標準、環保標準、原產地、反傾銷、衛生安全等種種壁壘限制。
可以說,表面形勢一派大好的深圳服裝業,實則面臨著內地、香港、國外同行的三重挑戰和擠壓。同行之間的模仿與抄襲之風一日不除,深圳服裝業便一日不得安寧。大量“贗品”的存在,必然對花了本錢的創新者造成市場、心態和利潤等諸多方面實實在在的沖擊。長此以往,創新者不再安于創新,領先者難以保持領先。因此,抄襲者若不自覺止步,有關方面必須及時干預并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這樣,深圳服裝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