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服裝業:力破“天花板迷局”
- “一件中國制造的羊毛衫,在秋季廣交會賣給美國商人的最低甩賣價0.8美元,而到了美國貼牌后的售價上百美元。”寧波培羅成辦公室主任朱紅軍說:“寧波紡織服裝業作為許多國家的‘服裝廠’,現在已經面臨極大的窘境。”
寧波海關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寧波口岸共征收紡織品出口關稅達1.08億元。盡管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已經宣布自2006年起停止征收這一稅種,但這個數據卻彰顯了紡織服裝業在寧波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寧波紡織服裝業,一頭系著制造業,一頭系著對外貿易,對寧波經濟的作用非同小可。但如今,對紡織服裝企業來說,已沒有退而結網的緩沖地段。”資深的服裝業人士、太平鳥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車夫這樣表示。他說這個話的背景,是2005年紡織品告別“配額時代”之后,卻出乎意料地走進了更加嚴酷的“許可證時代”。
紅幫服裝遭遇“頂頭風”
“在現有條件下,要么頂風橫向移動發展,要么遇到阻力回落。選擇前者,那么寧波紡織企業必須要下大力氣抵住這股頂頭風,創造新的條件,才能走出這個發展的‘天花板’時期。”博洋集團副總范江這樣表示。他認為,目前寧波紡織服裝業已經步入了發展的“天花板時期”。
他所說的“頂頭風”,指我國紡織服裝業目前普遍面臨的一個困局:前兩年旺盛的出口受到歐美甚至一些發展中國家的阻擊,同期國內市場的競爭壓力也驟然增大。
一位政府部門人士也認為,對于港口城市寧波而言,紡織服裝業面臨的這種困局必須設法破解,反過來看,突破這個發展中的“天花板”,就意味著這個傳統的強勢行業升級到具有全球競爭力,那可是“紅幫裁縫真正走向世界了”。
早在去年的5月29日,在北京的寧波賓館,“寧波幫”北京聯誼會就組織了一個“為家鄉的紡織服裝業出謀支招”的主題會議,參會的北京服裝學院的蔣金銳教授等專家就北京、福建、長三角、珠三角等大型服裝基地面對紡織業困境進行了比較分析。
參加過這次會議的寧波市政府駐京辦主任孔瑋瑋說,當時與會專家為寧波紡織服裝業提出了一些比較有建設性的建議,比如對寧波紡織服裝業進行結構性調整,增加研發設計的投入,提高品牌經營意識,減少營銷環節,降低生產成本告等等。
孔主任認為,非洲、中東和俄東歐市場非常重要,寧波有關部門和紡織服裝協會應大力鼓勵、幫助寧波服裝企業“走出去”,到一些發展中國家去建廠,繞過歐美國家針對中國的“配額”和“限額”。
據了解,目前越南、巴基斯坦等國家的紡織業人力成本比中國還低,人均每時不到0.4美元,而中國現時已達到0.69美元。
這些國家的原輔材料和電力供應都有保障,投資環境正在改善。
向內,多方尋求市場
西進,已經是寧波服裝企業不約而同的選擇。
雅戈爾西部服裝生產、銷售基地位于重慶南岸區茶園,包括雅戈爾服裝分廠和西南10省市倉儲配送中心。生產基地于2003年底正式籌劃建設,經過近兩年的努力,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已基本完成,重慶也因此成為雅戈爾在本部以外的首個生產基地。
幾乎在2005年的同一個時期,太平鳥宜昌生產基地和太平鳥中西部時尚品牌中心在宜昌開發區正式落成,太平鳥將以三峽區域為基地,將企業發展空間拓展到整個中西部地區。
其實,最早把眼光投向西部的是浙江洛茲集團,他們投資4500萬元的洛茲三峽服飾公司于2001年11月就在湖北秭歸新縣城正式投產。在“第一梯隊”的引領下,寧波服裝產業的“西進運動”規模日益壯大,目前“第二梯隊”、“第三梯隊”也已經整裝出發。
除了西進外,不少服裝企業也在悄悄改變經營模式,2005年第四季度之后,維科精華股份公司提出了“轉換經營模式,強化家紡產業的研發、設計及內銷渠道建設,進一步提升產業競爭力,實現從單純的代加工模式向自造品牌模式發展”的思路。維科精華的這一戰略轉變,代表了一批本地紡織服裝企業品牌意識的覺醒。博洋、雅戈爾、維科等都推出了一些時尚品牌和高端品牌。
品牌創新、模式創新、渠道創新、科技創新,正在成為服裝企業從粗放經營模式向集約化經營轉變的主要武器,而這些創新在企業的經營中又體現為一種“復合型效應”。以雅戈爾集團為例,投1.52億元巨資在上海南京路建立自有產權的銷售終端店,主打“金色雅戈爾”高端品牌,同時加強與意大利瑪佐多、日本伊藤忠等著名企業的合作,都屬于一種復合型攻略。
車夫認為,在國內制造企業中,存在兩個令人不安的特征:其一是以貿易和簡單拼裝做大規模,或者為境外企業做規模;其二是市場炒作主導,缺乏基本技術過程的核心競爭力來支撐,因此缺乏持續的發展系統性,缺乏長久性。
向外,瞄準新興產業
去年,杉杉股份以2.12億元的價格出售了所持有的東吳證券股份,同時杉杉投資組建寧波杉杉尤利卡太陽能有限公司,這顯示了杉杉近幾年逐漸從傳統領域經營向高科技新興領域拓展的步伐正在加快。據悉,杉杉尤利卡年產15兆瓦的太陽能電池組件一期工程去年動工,很可能在今年一季度投產,建成后年產值超4億元,而二期工程將擴建到50兆瓦。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組建寧波杉杉尤利卡太陽能有限公司,顯示了公司進一步擴大高科技領域的意愿和信心,有助于提高公司整體抗風險的能力,也是公司未來經營發展可以依托的新的利潤增長點。
2005年,培羅成集團與瑞典IN-EXA HOLDING AB公司在培羅成集團總部簽署了全面合作協議,雙方協議成立伊納克賽內裝艙室(寧波)有限公司。伊納克賽內裝艙室(寧波)有限公司總投資為11000萬人民幣,中外雙方各占50%股份。
培羅成集團朱紅軍介紹,培羅成集團對伊納克賽內裝艙室(寧波)有限公司的計劃是,2005年年底投產,主要生產海洋艙室系統。培羅成集團對此的期望是“產品將填補國內海洋裝飾行業的空白。”
同時,寧波洛茲集團在山西40畝的煤場正在建設之中,“這是寧波市場上唯一一家能組織到此類煤種的企業,這對于剛處于起步階段的洛茲來說,是個不錯的開始。”洛茲煤炭公司董事長羅其標表示。
對此,培羅成辦公室主任朱紅軍表示:“服裝產業進軍能源產業,是因為近年來服裝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利潤比較薄弱,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的表現。”
“寧波服裝產品的尷尬在于:大而不強,在品牌端沒有話語權,在技術端也說不上話,只能在這產業鏈的前后兩端之間苦苦掙一些血汗錢。所以,只能尋找其他出路。”采訪中,范江這樣介紹。
手記:三份財務報告背后的隱憂
查閱了雅戈爾集團、杉杉股份、維科精華等紡織服裝企業2005年的季度財務報告。
雅戈爾集團前2季度服裝實現營業收入10.32億元,毛利率接近46.5%,紡織業營業收入3.49億元,毛利率接近22.5%。該公司2004年全年境外收入為9.46億元,2005年上半年已經完成5.9億元。該公司前三季度實現主營業務利潤2.653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5.48%。
杉杉股份去年前三季度西服營業收入為1.94億元,毛利率為40%,休閑服銷售收入為2.86億元,毛利率為21.3%。此外,杉杉的鋰離子電池材料銷售收入為2.59億元,該產品的毛利率是24.66%。
維科精華的營業收入中家紡類為5.56億元,毛利率為14.53%;紗線類4.29億元,毛利率為9.24%,此外服裝類1.35億元,毛利率為14.38%。2005年上半年,維科精華國內主營業務收入比上一年度同期增長80.97%,國外市場實現1.07億元銷售額,增長45.02%。
這幾家具有代表性的紡織服裝企業的財務數據顯示,去年上年甚至3季度以前,寧波紡織服裝業經營形勢仍然相當不錯。
但是,“對于紡織服裝企業來說,真正的考驗是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的。實行出口許可證制度之后,企業的出口形勢一下子嚴峻起來??梢哉f,怎么過冬,已經是企業家必須要考慮的問題了。”一位從事宏觀研究的經濟學家昨天說。
寧波紡織服裝企業需要居安思危,以創新謀求突破發展中遭遇的“天花板迷局”,已經是不容回避的一個課題。“這種天花板現象,體現在毛利率難以進一步提高、生產規模開始過剩、外銷渠道用盡、內銷價格戰陰影加重等諸多方面。”車夫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