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貨非法轉運行為引起印尼政府重視
- 中國商品大量進入印尼引起關注,多個印尼部長警告商家,別讓中國貨利用印尼作為非法轉運的中轉站。
印尼工業部長法米聲稱,中國利用印尼轉運商品到歐美國家會造成傷害,美國政府曾因此制裁印尼。
法米日前在東爪哇省會泗水跟印尼鞋類制造商公會對話時,促請業者對中國商品提高警惕。他說:“中國不應該再次通過印尼轉運鞋類,中國曾一度利用印尼轉運紡織品。”他說,中國商家從印尼轉運鞋類,主要為避開由中國直接運往歐美國家的高昂入口稅。
據報道,美國商務部近年指控中國、臺灣、越南、泰國等向美國傾銷蝦及蝦類制品,因此禁止這些地區蝦入口;美國也限制中國紡織品和成衣的入口量。
貿易部長赴美商談非法轉運問題
另據《雅加達郵報》報道,印尼貿易部長馮慧蘭日前飛往華盛頓會晤美國商務部長,討論美國政府恫言要制裁來自印尼的蝦產品和紡織品,理由是印尼商人涉嫌非法轉運第三個國家的有關禁品。
她向記者說:“雖然我們還沒有掌握商品轉運的證據,但我們將會討論這課題,我下周到華盛頓跟美國政府商談這方面的防范措施。”
報道說,轉運在一般情況下屬于正當生意,可是在涉及有限額的貿易法律時卻會變成非法行為。
此外,馮慧蘭日決在雅加達透露,印尼去年首11個月從中國入口的紡織品劇增800%,情況令人關注。
入口量劇增800%的物品包括編織衣物、圓領汗衫和T恤、內衣褲等。但有關入口總值并不算太高,是從100萬美元增加到900萬美元。
她表示,印尼政府準備跟中國當局商談此事,尋求問題的解決之道。
她說:“我們將致函中國政府通報此事,并說明我們對有關入口貨物劇增的擔憂。”
印尼紡織品公會最近建議政府實施保護措施,原因是過去五年來已有347家工廠關閉,其中30家屬于紡織和成衣廠,導致6萬7000個工人被裁。
但馮慧蘭對此建議不太熱衷。她說:“實施保護措施,我們先得跟本地情況進行比較,了解本地工業受到(中國紡織品)哪些沖擊。”
她說,如果可證明大量增加的正當入口品已干擾到本地市場的正常運作,政府就有可能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