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縫制市場節后回暖
近日,記者通過走訪上??p紉設備市場時發現,節后的縫制設備市場已經回暖,銷售旺季開始來臨。
依據縫機市場銷售的傳統,每年春節過后的2、3月份是縫紉設備銷售的旺季。為對當前的上海市場情況有初步的了解,記者分別采訪了幾家縫紉設備銷售商。據一位經營部的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今年前兩個月,上海的市場銷售有所抬頭,相比2005年年底有了一些起色,但還未回升到2005年整年的市場平均銷售水平。
目前,從上??p紉設備市場上來看,國產品牌市場回暖勢頭明顯,諸如中捷218700-D自動剪線高速平縫機,已經有了供不應求的情況出現。市場的產品需求主要還是以價格適中、質量穩定的國產產品為主。此外,具有節電、高效等優點的電腦車也逐步為買家所青睞,銷售情況有所抬頭。
在談到如何贏得市場和客戶時,這位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起經驗,他說:“市場想要獲得穩定的銷售額,具有優質、可靠、及時的售后服務是非常重要的!如今,廠家購買設備,很重要的選擇標準之一就是售后服務的好壞。沒有售后服務作保證,再好的產品、再低的價格都難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而談起過去一些年縫紉設備銷售的情況時,另一位具有多年經驗的銷售人員略帶羨慕地回憶道:“以前銷售產品根本不需要送貨上門或代為安裝。只要簽完合同,并發送貨物后就再沒有什么事了。而不像現在這樣,銷售成本的提高壓縮了店家銷售的利潤空間。”
另一位經營部的經理向記者介紹了幾個外資品牌的銷售情況。諸如兄弟、重機等的日本品牌以及合資品牌兄弟標準,雖然價格較高,有的產品價格甚至是國產同類產品的一
倍,但憑借其良好的信譽和一直以來穩定的質量保證,仍然占有了穩定的市場份額。這位經理還告訴記者,一般店家都比較愿意銷售外資品牌,雖然外資品牌的要求及價格相對
國產品牌來說比較“苛刻”,但是外資品牌的產品因為質量穩定,售出之后幾乎不需維修,從而使銷售的成本大為降低,既能夠獲得穩定的收益,也能招攬更多的回頭客。
對于今年上海縫機市場的走向究竟如何,不論是銷售國外品牌還是國內品牌的商家經理都異口同聲地說道,上晦市場想要恢復到2005年甚至更早時候的銷售規模已經是不太
可能的了。其原因是隨著中國經濟特別是上海經濟近些年來的持續高速發展,縫紉設備行業的產業中心已經逐步向國內其他地區轉移。上海因為生產成本過高,原有的市場份額已
經逐步被周邊地區分化,曾經作為產業中心上海的優勢地位已經不明顯。一位銷售人士表示,上海以后的發展方向將以高檔產品為主,要發展以高科技為主導的現代化產品,引導
整個產業潮流,這應該是上??p紉設備市場以后發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