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宇自主創新紀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建設創新型企業
通宇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創新機制為突破、以經濟效益的戰略眼光建立并不斷完善具有通宇特色的科學高效的管理平臺,構建并強化通宇的核心競爭力。
2005年,通宇創新地舉辦了了上海CISMA縫紉機暨世界古董縫紉機展,公司自主研發的TY-B211縫紉機被英國皇家博物館收藏,成為中國唯一被該館收藏的縫制民族品牌。2005年,TY-7200無油直驅電腦切線縫紉機、TY-4300直驅式電腦套結機、TY-4380直驅式電腦釘扣機等四個科技產品通過省級新產品鑒定;TY-6190、TY-3500、TY-C007、TY-2503、TY-B777等五種科技產品獲得國家專利和省級名牌產品。汽油機、發電機組、割草機等6個園林機械系列產品研發成功。通宇被評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和全國縫制設備創新示范企業。
通宇團隊共有科研人員50多人,平均年齡只有30多歲,正是如此生機勃勃的年輕人給通宇注入了無限的生命力。面對新的市場形勢,通宇提出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技發展的戰略點,加快實施科技興企和人才強企的戰略,努力建設創新型企業。通宇集團董事長陳曉青說,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只有不斷創新,企業才會煥發出勃勃的生機;創新是社會進步的動力,只有不斷創新,社會才會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創新是科技的動力,只有不斷創新,科技才會出現一個又一個的奇跡。繼續與名校名所合作,借雞下蛋,借腦研發,力爭在2006年研發出新產品10個以上,通過省級新產品鑒定5個以上、申請10個以上國家專利。同時,鼓勵員工自主創新,設立專門資金用于員工的發明創造獎勵;加速老產品的更新換代步伐,使產品更適應市場、更具有競爭力。同時還要機制創新、制度創新、服務創新、管理創新等,要做學習型、奉獻型、開放型企業,要與科學發展觀統領、與和諧社會同步、與戰略發展同向,要做科技發展的帶頭兵、要做傳承文明的責任企業,從而不斷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十一五期間,通宇的研發經費不低于銷售的25%,要掌握一批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要摘取“中國名牌”和“中國馳名商標”的桂冠,要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強勢產品。通宇將明確創新目標,堅持自主創新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技術服務體系,正確把握引時技術消化吸收和自主創新的關系,推進企業技術進步,提升產品質量,提高產品的高附加值。